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小学“陶文化+”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教师成果>>《三百六十行》案例分析(蒋惠芬)
 
《三百六十行》案例分析(蒋惠芬)
发布时间:2019-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飞

新课标提倡教师的启发引导,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地讨论和探究,提倡知识的综合性。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分层探究法、组织讨论法、互动交流法、综合演示法、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师生间、组员间、同伴间互助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1. 能关注课的生成性及其研究内容和方向。

2. 就教与学的重点、难点和易出现的问题及困难提出科学智慧的解决之道。

3. 关注教学的趣味性和游戏性。

4. 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某些方式方法的提示。

合理而适度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关注美术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的培养尺度以及在课中“量”“时”“度”的把握。

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的示范,教师有示范的良性生成性。

  教学过程中本课开门见山,通过“参观博物馆,欣赏古今中外大师作品,了解动态人物的造型特点和制作的材质”,为解决本课重难点做铺垫。

  及时评价学生们的发言,并表扬鼓励;及时小结,一方面总结欣赏作品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们热爱古代劳动人民及古代艺术家的美好情感;另一方面点出“古代劳动人民心灵手巧”的赞美之词,同时点题,承上启下。

      组织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是活跃课堂、生生互动的需要,是解决本课重难点的需要,也是新课标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新课标提倡合作学习,在本课中应有所体现。学生间充分的讨论交流,可以唤起他们对不同职业的认知和了解,为后面的技能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进一步提问,引发学生们的深入思考,在“人物特征”和“塑形方法”两方面寻找突破口。并通过板书,使学生们加深印象。

最后启发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方法、掌握技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准备带领学生进入实践操作环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