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书院小先生”德育活动整体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文献资料>>文献学习与反思(钱洁予2023.10)
 
文献学习与反思(钱洁予2023.10)
发布时间:2023-10-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钱洁予

采菱小学级备案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书院归来 “儿童先生”品格生态建构的研究

记录人

钱洁予

学习时间

2023.10

标题

德性生态场:指向儿童品格养成的沉浸式德育

来源

知网

主要内容

一)沉浸境脉——德性场域的构建

 

学校立足校情、开发资源、卷入家庭,全方位打造沉浸式德育的“沉浸境脉”,构建德育实施场域,让每一个儿童涵养中华文明之魂、赓续红色基因,在长江路文化长河中寻根。通过校园环境的营造、学科教学的研讨、教师会议的召开,厘清德育教育目标,达成德育实施共识,真正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积极与各场馆合作,搭建研学平台,为实施沉浸式德育提供丰厚的实境;借助项目化研学活动,卷入家庭教育,让学生的学习随处发生。

(二)沉浸设计——以课程的方式推进

 

沉浸式德育需要“沉浸设计”,重点以“沉浸课程”建构德性生态场,用“课程化”的方式推进。每所学校都有一定的历史传承、现实勾连,都有自已的文化脉、人物踪迹。研究校史、深度挖掘1800米、1800年长江路文化,设计属于长小学子的沉浸学习系统,理解儿童沉浸式学习体验的模型,精心打造了三大沉浸式德育品牌课程,即学校课堂、家庭课堂、社会课堂。

三、沉浸状态——以生态的方式评价

 

“畅畅笑笑乐学园”是我校开发的以快乐学习、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自主体验、综合育人为特质,关注儿童沉浸式体验、学习能力提升、必备品格培养、价值观引领等全方位发展的评价。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贯穿于整个学期,教师努力发现每一个儿童的闪光点,支持儿童愉快地成长、学习与生活。我们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划分为三类:关注乐学课堂的学习状态,开展短期表现性评价;重视乐创实践的综合素养,开展终端综合性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着眼整体育人的增值性评价。

(四)沉浸式德育课程新实践——德性生态场的“脉”性

 

深度研究长江路文化历史,以沉浸式德育课程的形式构建德性生态场的“脉”性特征,历经寻脉、循脉、融脉、行脉以及省脉五大阶段,从低、中、高三个年段设计,通过“三段五进阶”,让儿童寻找、追随、融入、行动、反思等过程中,唤醒自己的美,培塑自己的德,以一种自我历练的姿态在生态场中自由成长,实现儿童品格生长的进阶。

 

(五)沉浸式德育活动新体验——知行合一生态学习圈

 

我们始终坚守教育的基本规律,即知行合一。在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中,学生经历的是一种:认知-表达-实践-反思-再认知的生态循环状态,每一次的循环,都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这是一种自发性、自主性、自生性,尊重生命自我成长的状态,最终实现的是知行合一,突出的是沉浸式体验,打破常规说教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图景式学习中去思考、提升、感悟。在这样一种知行合一生态学习圈中,我们提出“听说读写思行览悟”8字行动案实施模式,以1800米、1800年长江路为载体,通过系列主题活动,营造氛围浓厚的德性生态场,建立起全方位覆盖、多渠道渗透、文化与情感相融的沉浸式德性教育新模式。

 

 

心得体会

该学校在寻找、追随、融贯、行动、反思中不断进阶,通过沉浸式德育,唤醒儿童“向善”“向美”的良知良能,让儿童渴望完美、持续美好,并成为终身习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