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第84-86页例1和“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形成、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欲望,同时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合并”形成复式统计表,并体会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学会用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特点以及相关的问题背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获得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一 、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1、师:同学们,青云小学五年级组织了四个乐器兴趣小组,分别有:古筝、葫芦丝、笛子、小提琴,下面分别是它们的人数统计表,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每个小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每个小组共有多少人?)
2、师:这四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四张表都有性别、人数 两栏 不同:每个统计表反映的兴趣小组不一样,也就是每张表只能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情况)
像这样只能表示一组数据统计表的叫做单式统计表。(板书)
3、激发需求。
师:从这四张表中我们知道了很多信息,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很快回答吗?限时3秒。(1)葫芦丝小组有女生多少人?(2)哪个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3)四个小组的女生共有多少人?(4)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乐器兴趣小组?
师:前两个问题还可以,后两个不容易,为什么?
生:前两个能直接找到答案,后两个要把四张表结合起来算,所以不容易。
师:哪有没有办法能迅速找到答案呢?
生:把四张表合并成一张表。
师:把四张表合并成一张表,你觉得表里该有些什么内容呢?(性别、组别、人数……)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出示例1的统计表,指出:这就是把刚才四张表合并成的一张表,它可以表示几组不同的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叫做复式统计表。(板书)
2、从上往下观察复式统计表,由哪几部分组成(标题、日期、表格)(板书)
提醒:标题如何确定?
日期为填表时的日期。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表格中的内容。(介绍横栏、纵栏、数据、表头)(板书)
师:表格的第一行是总计,第一列是合计,有什么不同?
3、学生自主完成复式统计表。
(1)师:下面我们要把四张单式统计表的内容填到这张表格中。怎么填?先请大家打开书,小组内讨论一下几个问题,然后在书上填一填。
出示问题:按怎样的顺序填写这张表格?原来古筝小组的数据应该填在表中什么位置,其它小组呢?男生、女生的总计数该怎么算,四个小组的总人数呢?
(2)学生讨论后填表。
(3)汇报、交流、指导。(最后总计的两种算法重点讲一讲)
(4)提醒:最后天上日期。
4、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四个小组共有男生多少人?共有女生多少人?
(2)四个小组共有多少人?
(3)你还能提出哪些有意义的问题?
7、根据刚才的体验,你觉得复式统计图有哪些优点?
(1)更直观清晰 (2)更易从整体上观察 (3)更易比较和分析(板书)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
上面的四种乐器,如果只选择一种,你想学习什么?其他同学呢?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
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要干什么?(先调查,再整理数据,然后完成统计表。)(板书: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填好统计表、分析数据)
布置活动要求:男女生分组,每人把自己想学习的乐器名称写在纸上,组长负责搜集好数据。
小组活动,全班交流数据,组长做好记载。
书上填表,出示表格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再次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我们学的统计知识在生活中有用吗?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分析解决。)
2、练习十五第1题。
(1)是按照什么来整理信息的?(年级——班级)
(2)完成复式统计表。(标题、日期)
(3)集体校对,讨论问题1——3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总结回顾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
板书: 单式
复式统计表
[ 标题 { 更直观
组成[ 日期 优点 { 更易比较
[ 表格 { 更易从整体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