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直观的摆放,引发探究新的解题方法,列出减法算式求两数相差多少。
教学难点:
通过直观的摆放,引发探究新的解题方法,列出减法算式求两数相差多少。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装有糖果的袋子、课件及红花片十三个,蓝花片八个。
学生每人准备红色花片和蓝色花片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同学们,谁的封面大一些?
2.哪边的铅笔长一些?
3.出示五角星,数一数,出示小老鼠,数一数。(板书:一一对应)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4.我们把数据来进行比较。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经常会遇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较两个数大小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出示抓花片插图,引导观察。
谈话:图中两个小孩在做什么?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估计学生会提出求和或求差的问题。
教师指出:求两种花片一共抓了多少个,我们已经会解决了。现在我们来解决“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这样的问题。
2.探索例题的解决方法
(1)谈话:哪种花片多?你有什么方法能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
(2)引导学生通过排一排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到展示台演示)
(3)切换,出示:谁多,多几个?
(4)如果现在红花片和蓝花片都有几十个,我们也用排一排的方法来比出多少,方便吗?那怎么办?(板书:减法)
(5)引导学生观察排成行的花片,五个花片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讨论。
(5)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指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可以通过列式计算来解决。
(6).认识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
(1)谈话:我们已经算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我们还可以怎样说呢?
(2)引导学生说出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
(3)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4)同桌交流,教师指名回答
(7)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8)引导学生口头列出算式算出得数,提醒学生说出单位名称,口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3-8=5(个)
答:红花片多,多5个。
(9)师小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几个。
4.解决“试一试”的问题。
(1)谈话: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能不能换一个问句,意思不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师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实际上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是用减法列出同样的算式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让学生复习新知(切换)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说说图意。
(2)各自在书上列式计算。
(3)提问: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这道算式的计算结果还能回答什么问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教师口述小兔和小熊跳绳的故事。
(有一天,小熊和小兔在一起比赛跳绳。跳完之后,小兔高兴的对小熊说:“我跳了23个”。小熊脸红着说:“我只跳了2个”。小朋友们,为什么小兔高兴,而小熊却脸红了呢?)
(2)指名学生回答。
(3)让学生在书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4.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在全班交流反馈。
四、总结延伸——让数学回归于生活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问题?你能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两个数量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多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