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望月(第一课时)
 
望月(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6-06-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丹

 

望月
一、导入
   人们都说月亮是美的化身,每当她在夜空出现,大地上便是一片梦幻,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为她所倾倒,谁能先来吟诵一句有关月亮的诗?此时月亮就像一位诗人。还有谁能来说几个关于月亮的成语?好一本成语字典。除了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和优美的成语,你还联想到了什么?
评价语:神话故事——她永远披着神秘的面纱,让人捉摸不透
        歌谣——正是因为这些歌谣,孙友田才飞向了诗的王国。他要感谢月光下的启蒙/ 中秋节——她还象征着团团圆圆。
同一轮月亮,不同的想象,那么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笔下的月亮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跟随他坐到甲板上,静静地去欣赏那轮月。板书,课题,齐读。赏月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再读。
二、初读
(1)《望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向我们呈现了月光下的哪些场景?可以和同桌相互讨论。
2、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刚才,老师巡视时发现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中有一个特殊的自然段,它没有文字,部分同学把它忽略了,那就是第12自然段,这叫删节号,也可以叫省略号,它有12个点,在这里省略了一些内容,它自成一节。)标错的同学可以轻轻改一改,对的同学我们耐心等一等。
3、  出示生字新词:吐洒清辉  晶莹闪烁   隐隐约约   镀上花边
(1)指名读第一组词语。
你发现这组词描写的是什么月下的美景)
(2)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一读。齐读
(3)这么美的景色就藏在课文的第二小节,出示第二小节。自由读,思考:这是描写的哪里的月景?
(4)谁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呢。评价。这是写得哪里的月景?(江面/上)
(5)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评价:真有诗意,真有趣味,老师也给他准备一个名字——江中月
(6)这就是赵丽宏眼中的月亮,让我们一起轻轻拿起书 ,感受一下这月光下的江面吧,齐读。
4、接下来赵先生又给我们描绘了月光下的哪些场景?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舅舅和外甥在月下对诗)
(1)课文哪几小节就是写的他们两对诗的过程?
(2)老师有一个小小的疑问,为什么13自然段和对诗的过程放在一起呢?
     出示: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适当讨论:因为这一小节还是讲他们沉浸在对诗的美好情境中,所以要把它们看作是一个完整的部分。
(3)他们对了哪些诗呢?古人对月亮真可谓是情有独钟。(出示)看,每句诗中都嵌着一轮明月。自由读读这些古诗词,思考:这是谁眼中的明月?出自他的哪首诗?
(2)指名读,说说
(3)自古诗人多爱月说不完,也道不尽,这么多诗句,在课文的第5自然段有一个词语可以形容,是——多如繁星。还有我们刚认识的一位朋友——删节号,也能表示诵月的诗歌多的像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4)让我们你一句我一句,一起来对一对诗把。
(5)多美的意境啊!也给这个画面起个名字吧。(让学生说)(板书:“诗中月”)
过渡:江中月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感受,诗中月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个场景藏在课文中哦。
5、这里面还有几个难读、难理解的新词,你会读么,谁来带着大家读一读(出示:瞳仁、云絮、船舱、不假思索)
(1)不假思索:噢,这里还有个多音字呢。什么叫不假思索呢?谁能带着理解和老师合作着来读一读这两句对话,读出小外甥的不假思索来。(出示对话合作读)像这样不用思考就回答,就叫不假思索。
(2)小外甥说月亮像天的眼睛,这天的眼睛是怎样的呢?出示,交流,指导朗读,要是你能注意那个提示语,读得会更好。
(4)瞳仁:眼珠中心的部分。看看老师的眼睛,在我的瞳仁里你们看见了什么?那在小外甥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在闪闪发光。
(5)课文14——21自然段描写了第三个场景,现在也给他取个名字吧。(心中月)(6)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般的幻想中,读读小外甥和舅舅的对话。
小结:三个场景,三种感觉,月亮是画,是诗,是梦。
三、品读第二小节
1、夜深人静,我和小外甥在月光下对着诗,聊着天,这奇妙的幻想,这浓郁的诗情,都是因为那迷人的江中月,接下来,老师想配上音乐,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第二小节,划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抓住关键词想一想,如果此刻你也在江轮甲板上,面对这样一片江天月色,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一:第一句  出示,指名读,听了他的朗读,你看到了怎样的月亮?为什么? 安详 ,他就像谁一样?(月光那么柔和,就如同一位温柔、无私的母亲一样,把清辉吐洒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谁能读出月色的柔和美?(板贴:柔和美)
2、小结:作者用词是多么巧妙,安详本来是形容人的神情,用在月亮身上,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柔和,顿时让月亮有了生命。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预设二:第二句      
预设:活泼的孩子,有弹性地在跳跃。给人以活泼之感。
  还像什么?         星星、(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串串音符,可爱的精灵,一颗颗璀璨的钻石
  同学们越说越美了,真是了不起。
有了流动的江水作为衬托,月亮有了一种动态美(板贴),你能读出月光的灵动美吗?指名读。评价:江面上宛如多了无数起舞的精灵。一闪一闪亮晶晶,满江都是小星星。
预设三:第三句
  指读 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剪影”,什么是“剪影”呢这是一种剪纸艺术,有时摄影家也会拍剪影照片,他们都是用影子的造型来表现的,看了图你们就明白了,你们看,我们只看的清楚他们的轮廓引读,江两岸……
小结:这些剪影在朦胧的月色下伸展,起伏,若影若现,如果说刚才我们感受到江面上月光的灵动美,那么江两岸的月光就是一种静态美(板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预设三:第四句
     一个“镀”字吸引了老师的眼球,看看他的部首,猜一猜镀的意思,镀本来是指:用化学方法使一种金属均匀地附着到另一种金属或物体表面上。出示图
     一个“镀”字到底巧妙在哪呢?出示图片,文中指的是谁给谁均匀地镀上了花边。一个“镀”字,让我们感觉到月亮有一双巧手,也写出了月色的精致美。
  6、多有意思啊,细读每一句,你会发现每个句子中都有个不同的月亮,在作者的笔下,在大家的想象中,月亮似乎活了。出示段落,齐读。评价:字美,景美,你们读的更美。
  在这小节,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写江中的景色,再写江两岸的美景。作者用词用句是多么地精妙,多么地讲究啊!不光写出了月光的动态美还写出了月光的静态美,静动结合,在我们的写作中一定也要这样善于斟酌!
四、总结
   月亮在外甥眼里像眼睛,多么有趣,在作者眼里月亮是多姿多彩的,在诗人眼里月亮又是多情的,为什么同是天上一轮月,一落在人间,落在人们的眼睛里就不一样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
 
                             柔和美
            江中月      动态美
                             静态美
望月     诗中月
            
            心中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