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认识中的一节课,重要的特点是整节课解决的问题都来自学生。“引入——提出问题——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完善猜想——知识点的应用”贯穿整个一节课。
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除了有设计的理念之外,对于课堂的处理,也因为关注细节,只有关注细节,才能成就精彩。
细节一:情境的引入。
“三边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对于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很多时候或者说很多人并不知道有什么不妥。但老师抓住了——“是不是只要有三条边就都能围成三角形”? “老师给你三根纸条你也能围成三角形吗”?很自然的对白,也很自然的引入,但是学生却在高潮之中。
细节二:操作的目的性
细节三:完善的时机
学生已经明白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老师的“任意”的引导也是一个细节的处理。
细节四:错误的精彩
每节课都会有学生出错,甚至老师出错。这节课也不例外,那就是学生的出错。它的精彩就在于错误来自学生,而由学生解决,出错的学生改错,这样一来,小小的一个细节既教育了大家,也让出错的学生不仅仅认识到了错误还纠正了错误。
这节课,因为有这么多的对细节的关注和处理,才成就了今天的精彩。这需要老师的努力:课前的准备,课中的机智。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的解读。
1、课前的准备
对教材的理解,对生活的原型的捕捉。做个有心人。
2、课中的机智
提问艺术,提问的有效性,对学生的每一个细节的捕捉。课堂上,学生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动作,都是在告诉你,他们的思想动态,甚至是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语言,顺应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学生的表现
备课是预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心理反应的准备,根本立足点在于备学生。备学生,既要考虑上课前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情感取向,更要预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反应,这是成就精彩课堂的关键。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课堂上的一个个细节,见理念、见功夫、见魅力……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去捕捉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因为细节成就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