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学研究>>19.钱学森(第一课时)
 
19.钱学森(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6-12-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华玉芬

 

19.钱学森(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清课文脉络,感知课文内容,理解钱学森归国的急切心情。
4.了解倒叙这一写作手法,并感知其好处。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伟大的人物,在大海中永生的——邓小平,关爱青年成长的——江主席,和樟树一样高贵品质的——宋庆龄,这节课我们又要走近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钱学森。(板书课题)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好他的名字!
2.通过预习,你能说说对他的了解吗?交流!
3.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被称为导弹之父的钱学森曾被2007感动中国授予颁奖词.
出示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师读,从这段颁奖词中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预设一:我知道了他以国家为重,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0年成功研究出导弹。
评价:是呀,导弹原子弹的成功发射离不开他的功劳。
预设二:我知道了他虽然回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但他依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为祖国效力。
评价:你关注到了5年归国路这句话。
预设三:我知道了他在科学方面取的了巨大的成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评价:你很会从所给资料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二、初读课文,整理文脉
1.那课文围绕钱学森讲了哪些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并圈出表示时间的词。
2.交流,师板书时间。(板书:1955年10月1日,1934年,1949年10月1日,1955年9月17日)    这几个时间段分别讲了什么事呢?
3.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1955年10月1日,指名读,
4那这一天讲了什么事情呢?读读这里的词语,完成所给填空。
出示填空:1955年10月1日清晨,在__________的大海上,一艘巨轮客轮正_______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_______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__________的故乡了!
1) 学生读词语
2) 指名学生完成填空
3)结合上下文,理解所填的词语。
4)你能用自己的话再概括简练些吗?(钱学森内心非常激动,因为他就要回到自己的祖国)
  评价:你抓住了人物,事情经过来说,真不错。其他同学们也要学会这种概括的方法)
   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返回祖国。(板书)
5.1934年又讲了什么?
1)指名学生读好第2小节。
2)这里出现一个外国人名,他就是冯.卡门。他是谁呢?(学生回答美国著名空气动力教授)
3)师评价:你关注到了人物的身份,你很会读书
5)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位奇才,你会想到——举世闻名,德高望重,博学多才。。。。。
6)这一节讲了什么事情呢?学生如果讲不出,引导:老师建议用上一组关联词来概括虽然。。。但是。。。(钱学森虽然师从著名教授,享有优厚待遇,富裕生活,优越工作条件,但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评价:你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组来概括,这也是不错的方法。用个小标题来概括呢?板书:赴美深造
6.1949年10月1日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哪几小节讲到的呢?
1).指名学生读3.4两小节
2).概括主要内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钱学森回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3).那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概括这两段的意思的呢?
预设:我是用抓住关键语句来概括的
评价:他的这种方法真不错!值得我们每个人来学习。既然讲的事,就要抓住事情要素来概括。
4)用小标题来概括:渴望回国(板书)
7.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回到祖国,谁来读一读第6段。
8.聪明的孩子一眼就会关注,“然而”这个词语,它的作用可不小,可以承接上文,谁来读一读第5段,
9.那这将军话里的意思你听明白了吗?指导朗读。
10.读完后你能把5.6两小节连起来说一说了吗?
(美国海军高级将领不同意钱学森回国,但最终钱学森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11.用小标题概括:踏上归程(板书)
9.引读最后一小节,板书小标题:作出贡献
同学们不难发现,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你会分段了吗?分段。
一(1)二(2)三(3-4)四(5-6)五(7)
10.可是老师觉得这个时间点有个问题,你发现了吗?对呀,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
师: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先交代事情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具体叙述事情的经过,这样一种写作手法有有什么好处呢?设置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三、整体感知
1.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了吗?交流,
2.再次出示颁奖词,你概括的主要内容和颁奖词有什么区别?
师总结:颁奖词更简单精炼,高度概括!
四、学习第一段
1.文章开头就交代了事情的最终结果,钱学森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了,真可谓是归心似箭,归国心切,那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他的归国心切的心情?
2.生交流。
1)屈指一算:掰着手指头在计算了,说明内心十分迫切。那请你来读好这一句。
2)眺望:远远地看着。在茫茫大海上,希望前方就是祖国,心情十分迫切。读好这一句。
3)魂牵梦绕:做梦都在想的事情,做梦都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如今终于要回来了,心情怎能不激动呢?请同学读好这句话。
4)多么希望:更直接地表达了他内心急切要归国,读好
5)不是。。。而是。。。 他嫌轮船的速度太慢太慢了,恨不得坐火箭,嗖的一下,就能回到祖国了。可见心情是何等的急迫!读好。
小结:同学们刚刚从这些地方体会出钱学森此刻的心情是非常迫切的!让我们体会一下他的心情,一起读好这一段。齐读第一小节。
3.钱学森到底是一个人怎样的人?他经历了哪些困难,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