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他山之石>>教育的魅力,在于人对人的影响
 
教育的魅力,在于人对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9-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伟斐

 

搞教育成不了名,你问问路人吧:李吉林是谁?魏书生是谁?搞教育更发不了财,尽管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教师一离开教育岗位,便成了当地一富。  
 教师们埋头从教,认真而严谨,然而,如此便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好教师吗?一句“我们是好心”便把教师的技术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了吗?医生也是好心,然而误诊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谁能原谅?我们需要埋头走路的精神,更需要抬头看路的目光,教育的美好明天,就在我们聪明而执着的目光中。  
  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我们似乎步入了两难的境地:舍应试教育的可怕阴影,犹恐失去教育成绩的明媚阳光;舍素质教育的美好追求,死心塌地于习题与作业,于心又何忍?于是心怀迷惘,憧憬着素质教育的到来,顽固地从事着应试教育的操作。谁都深深爱着这个新人,谁都不敢彻底地抛弃对陈旧教育的恋恋旧情。  
可是,没有放弃就没有前进。有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  
  看到我们的莘莘学子,一个个走进了习题的狭窄胡同,一个个远离了活生生的生活,一个个在不满中学习。怎能不激起我们的忧患意识?  
  我想武断地说:一个不再具有正确教育思想的教师,每上一节课,每进行一次教育行为,不是在给学生以什么帮助,而是在加深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我们的教育似乎很害怕“社会”,我们一次次地听说:分数下去,社会不行!办重点班、加班加点,群众满意!你看,家长们不是都涌向了这些学校和班级吗?这就是社会的需要,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  
是啊,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可是,什么是社会的需要?流行的就一定是美好的吗?如果公安部门不去严查严打,社会丑恶现象不是在越演越烈吗?这也是社会需要吗?  
 一句“社会需要”,便把我们的责任推得清清爽爽!可是我们看到社会在飞速发展,因特网时代的我们不再封闭,我们看到世界在飞速发展,可是我们的教育呢?党中央国务院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来倡导,那才是真正的社会需要!  
 当我们用新世纪的目光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常常要不寒而栗!我们的以知识积累教育为本的教育究竟落后世界先进教育多少年?我们常说,国力竞争,在于科技;科技竞争,归根于教育。长此以往,教育如果没有大的变革,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如何?不要等到“轻舟已过万重山”时再来一次扼腕长叹!  
 一个美国学者奇怪于中国的计算机教学,要考那么多记忆性的知识,他说:你们学自行车要考自行车的轮胎直径、制作方法、材料结构、发展历史吗?  
 以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如何给孩子以灵气,以生命的追求,以智慧的启迪,这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吗?有人曾言,小孩子最怕没有灵气,成年人最怕没有悟性!扼杀了孩子的灵气,长大了就没有了悟性。  
教育的魅力,在于人对人的影响。我始终这么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