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小学生书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书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4-02-28   点击:1705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静芳

 

小学生书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语文的识字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尽管新授时教师花了大气力,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认识、正确书写,以及辨析理解,但在平时的运用中,仍出现大量错别字,令老师头疼,学生苦恼。导致学生长些别字的原因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一)学生自己的原因
    1.感知字形的能力低。
    小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笼统,感知字形的能力很低,识字时只能记住字的粗略轮廓,因此常常对相似或相近的字产生感知失真,甚至张冠李戴。比如,他们往往会将“士兵”的“士”写成“土”,将“自己”的“己”写成“已”,将“到处”的“处”写成“外”,等等。
    2.意志薄弱。
    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意志薄弱,这是他们常写错别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十分有限,让他们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无趣的写字练习上是很难的。有些学生写字时往往只注意把字写对而不注意笔顺,因此很难掌握字的结构和形态,当然就会常写错别字。还有一些学生做作业时有意无意地比速度,写完作业又不检查,当然也会写出许多错别字。
    3.习惯不好。
    学过的知识必须不断复习才能得到有效巩固。一些学生学会生字后从不进行复习,做作业时出现遗忘又不去认真分析或查阅工具书,这也是学生写错别字的一大原因。
    (二)汉字的原因
   
汉字结构复杂,仅造字法就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等,且有很多字是形近字和同音字。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很大,再加上形近、同音、多义等复杂情况,因此小学生稍不留神就会写错别字。
    (三)教师的原因
    识字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小学生没有全面掌握字的音、形、义是他们写错别字的根源。这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字的特点和构字规律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但是,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是重视句、段、篇的教学,而忽视识字教学,这也是导致学生写错别字的一大原因。
    二、指导学生远离错别字的方法
    (一)抓好识字教学
    学生首次感知新材料时印象最深刻,如果首次感知就不准确,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发音器官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
    1.形旁分析法。
    形旁分析法是抓住形旁和字义的对应关系分析形旁,使学生理解为什么用这个形旁而不用别的形旁的一种识字教学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字准确率会更高。例如,“木”和“禾”易混,教师就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凡与树木有关的字都用“木”字旁,如“树”“枝”“根”等;凡与庄稼有关的字都用“禾”字旁,如“稻”“穗”“秧”等。再如,“衤”和“礻”易混,教师就可以这样指导:“衤”是“衣”的变形,因此“被”“衫”“补”等字都用“衤”,而“礻”与占卜、祭祀等有关,因此“神”“祝”“礼”等字都用“礻”。
    2.声旁分析法。
    虽然字音随时代的变迁会有所演变,且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正在弱化,但形声字的声旁对识记汉字和区别字形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令”和“今”两字容易相混,但只要记住前鼻音字“今”的读音(jīn)少了“g”,所以“今”也就少了一点,就可以记住“吟”“琴”等字的读音了;只要记住后鼻音字“令”的读音(lìng)多了“g”,所以也就多了一点,就可以记住“玲”龄”等字的读音了。
    3.编顺口溜法。
    教师可根据字形特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奇特的想象把音、形、义结合起来编成顺口溜。例如:
    (1)溪——一条小溪流呀流,三点水,爪字头,弯弯曲曲碰石头,流到大海不回头。
    (2)园——一元钱,买了票,进了公园进花园。
    这样,把花一元钱的“元”与公园和花园联系起来,“园”就不会与“圆”相混了。
    (二)注重复习和巩固
   
1.勤加练习。
    (1)变字练习。
    A.添一笔变字:“大——太”“休——体”……
    B.减一笔变字:“玉——王”“吏——史”……
    C.改一笔变字:“压——庄”“玉——主”……
    (2)找错别字。
    2.多开展活动。
    (1)定期开展“找错别字大王”竞赛,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谁找得最多。
    (2)成立“错别字医院”,让学生轮流当医生“医治”其他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
    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细心观察、规范书写、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的习惯,以及遇到字形生疏或字义不懂的字就查字典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印发错别字统计表,让学生自己统计错别字,以便培养他们纠正错别字的习惯。表格样式如下。
    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敢于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最佳纠错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教师要动员家长配合,要多动脑筋开设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只有把教材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社会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稳步提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