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4-09-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华英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早听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不错,同事当中很多人都读过,暑假里时间比较宽裕,干脆我也看看,于是就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谁知一读起来我就感慨良多爱不释手。

    这本书的作者是尹建莉,她是一位教育专家,是教育硕士,现在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这本书是作者16年来的教子手记,她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大学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

    作者在书的引言中写道,“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文章的前言写道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可他手里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他们的形状却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年轻的父母也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

    我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开始有家庭作业了,说实话,我觉得我孩子不聪明,甚至有点笨,因为我感觉他认字能力特差。第一天上小学,我问他在学校干啥了,他说老师让写字了,“你写了吗,”我问他。他说他没写,那你干嘛了,我坐着了,人家都写了,你怎么不写,我不会。一听这话,当时我那个气呀,恨不得扇他俩耳光,     现在想起来,还是尹老师说得好:“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可是,孩子究竟怎么才会爱上学习呢,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当我读到“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会喜欢?”再想想我,孩子写作业时,我总爱指指点点,夸他很少,总以为严师出高徒,刚开始应该严格要求,尹老师让我明白,让孩子学习,先让孩子爱上他。想办法吧。

    儿子上高中了,他几乎已经是个成年人。他的观念,他的阅历,他为人处事的方式都在不断变化。而反观我自己,这么多年来忙于工作,困于家务,一年四季我能有多少时间去接触新人新事物新思想?儿子和我的观点产生偏差,我开始选择退让,退让之后再做反思,再去学习。等到思路成熟,再跟儿子交流,如果还是不行,我继续选择退让。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使我学会了跟孩子说:“这个世界太复杂,很多东西,妈妈不懂,妈妈不会,你要自己去寻找答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