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曾经这么说过:“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分,当这些天分得到充分发挥时,自然能够为他带来极致的快乐。”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未发芽的种子!是种子都需要有发芽的机会,这机会可能是来自良好的家庭教育,可能是来自合适的学校教育,也不排除自己的需求。
也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擅长,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就如班级里那些所谓的“差生”,成绩不好,作业不端正,就成为了老师不喜欢甚至讨厌的对象。今年教的三年级,人数多,57人,人一多,老师肯定头疼,有些事情难免产生厌倦心理,对那些所谓的差生就难免批评地重了。如那个王大学,一开学就故意把练习册搞丢,来逃避做作业;那个丁家豪,书写一塌糊涂,你根本看不清;那个汪祥安,上课总是在游神,坐都坐不好……不止这三个,还有一大堆的“问题孩子”等着你。虽说我是个老教师、老班主任了,还是有些焦头烂额。怎么办?骂不得又打不得,放任自流更不行。作为教师,我怎样让这些孩子顺利的发芽、成长?我觉得,与其批评,不如换个思路改变他们。既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就让他们的光彩释放出来吧!王大学,作业很拖拉,我就在学校里帮他挤出时间来完成家作,督促他写好每一项作业,经常提醒他:“作业做好了吗?”看到他完成了,给他鼓励,给他加颗“星”,他觉得自己也有了被表扬的机会,在同学面前也有了面子,慢慢地,学习积极性就高了,而且每天是班里最后一个回家的,不亦乐乎为班级倒垃圾、锁门。虽然他的成绩还是比较差,但他也在班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赢得了一份荣誉。丁家豪,书写差,但他的课堂发言真叫一个“棒”!无论多难的问题,他答得头头是道;而且,他记忆力不错,只要他认真听了,他就记住了。这样的孩子,就多给他课堂表现的机会,培养他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耐心教育、督促他写好每一次的作业。汪祥安,别看他总是走神,其实蛮聪明,写作文很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孩子,就多给他一些提醒:上课时多提问提问,装作不经意走到他身边给他轻轻敲一下桌子……还有那些孩子,也都有自己的长处:曹俊云爱劳动,顾思远虽不聪明但认真,魏梦雪能干,戴涛调皮但绳跳得好……帮这些孩子挖掘挖掘,他们真的就是一颗未发芽的种子,就看我们老师怎样用适当的方法帮助他们长出新芽,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是光做裁剪师,一定要孩子随着自己的意愿改变,裁掉了他们的个性,磨平了他们的棱角,都成为乖乖的小绵羊。我们要做阳光和雨露,给他们合适的生长条件,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一方天地,帮助他们在自信和快乐中茁壮成长!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未发芽的种子,我们要让每颗种子都成长起来!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