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第一年,校长在教师会议上说:”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因为,一个孩子,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他只是2%的希望,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100%的希望。”这句话,我 一直牢牢地记在心里。
二十多年来,教过了许多孩子,有乖巧、懂事,成绩优异的,但没过几年就不再记得她们的模样;但也有调皮捣蛋,费心费力,且能让自己回忆起来有滋有味的笑脸。
记得有这样一个学生,记得教他已经是六年级了。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同学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一转身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我又想起了老校长说的话,我鼓励自己:一定要为家庭的100%做出努力!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挚不罢休。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原来老家二年级时的班主任老师。(他是三年级时从老家转过来的)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常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端正了学习态度。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每次记起他来,心中感觉暖暖的。我想,我们教育者的真谛就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