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学课上学习了24时计时法,我觉得很简单,只要多想想,细心一些,大家的作业总是全对的,为此,作为老师我是洋洋得意地小骄傲了一下。没想到,马上就摔了一个大跟头。家庭作业一批下来,错误率非常高,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表格计算错了,学生可能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烧开水10分钟,整理房间10分钟,擦地35分钟。一共60分钟,对的呀 !有学生还兴匆匆跑上来,说:“老师,我这道题对的,你帮我批错了!”我看了一下,没说话,朝她摇了摇头,她惊讶极了,皱着眉头一边走下去一边再仔细看,还是没有看出来。于是我在大屏幕上打出题目,大家一起来思考。我在讲解这个题目时,没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轻轻画出了2个字:“至少”,看着这两个字,大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一定还能节约时间,怎么节约呢?“啊!我知道了!”“真不错,有人看出来了。我们给其他同学一点时间,想明白的请先举手。”大家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自信心又回来了。很快,小手一个接一个,大家都认识到了:有的事情可以同时进行,比如整理房间的时候烧开水,擦地的时候烧开水,那烧水的时间就能节省下了。
这虽然是一道小题目,但是它让学生认识到了,不能太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学会解题的同时更是让大家学到了节约时间的好方法。于是,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好好想想,回家什么事情能一起做,节约下来的时间,又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