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开学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从不见他举手发言,也不见他和同学交谈,笑容,更是难得绽放在他脸上。书写很差,还拖拉作业,和他交流难上加难,因为他口齿不清,声音低得像蚊子叫。这样的孩子,自然让我生气。一天放学后,我把他留了下来,把来接他的奶奶叫了上来。我说:“这孩子学习不认真,能叫他父母来学校吗?”没想到,他奶奶的眼泪马上夺眶而出,用方言很重的“普通话”哽咽着说:“要是他爸爸妈妈能来,就好了。”我一下愣住了。原来,他的爸爸因为事故,早早离世,母亲就抛下他不知去向,他是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知道了缘由,我后悔莫及!这么可怜的孩子,多需要我们的关心爱护呀!于是,我对他奶奶说:“对不起,是我不了解情况。放心,我会多关心他的。”
从此,他的一言一行我格外关注,我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起来。他内向,不敢表现自己,我就故意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大力表扬,让他慢慢感受到原来发言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对发言产生了兴趣。随着发言的次数增多,他讲话的口齿也越来越清楚,声音也渐渐提高了。一段时间下来,他对有难度的问题也敢举手了,自信心明显加强。他的书写很差,我总是亲自监督他完成课堂作业,让他静下心来慢慢地写,教育他作业要有质量。三年级是作文的起始阶段,他完全不知所措,回家爷爷奶奶又不能辅导。于是,我总是单独辅导他,从一个片段开始,叫他一步步连字成句,再连片成篇,让他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让他觉得作文并不是一件恐怖的事。通过一个月的努力,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是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交流,慢慢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只要打开他心灵的大门,他完全能成为一个优秀学生。
除了我们老师对他的关爱,我还有意识地让班里的同学多很他玩耍、交谈,让他逐渐和全班同学融为一体,让他充分享受集体的温暖,同伴的关爱,让他在和同伴的交往中变得快乐、自信、大胆。一个学期下来,他完全变了,笑容挂在了他的脸上,学习成绩更是突飞猛进,多次获得测试优秀。特别是他的作文,充满了童真童趣,赢得了我的多次表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教师对学生的爱,会让学生敞开心扉,感到幸福。所以,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必然会更加剧学生的心灵创伤。只有真正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细腻、真挚的爱去呵护学生每一根生命的细小的根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教育,才会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