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给犯错的孩子一束光明吧
马杭杨区小学 蒋素芬
假如学生“欺骗”了你
今天的回家作业批下来,清点一下人数,结果又是某同学没交。这位学生是本学期从外校刚转来的新同学,学习基础较差,回家作业有几次不做了,课堂作业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及时完成。下课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她立即意识到是什么事情了,说:“作业昨晚做好后放在家里,没有记得带到学校来。”“到底有没有做,经常不做作业已经很不对了,不做作业可以补做,欺骗老师是错上加错啊。”“上课不太听懂,有几道题目不会,就干脆不做了。”这位学生终于承认了事实。面对学生的欺骗,我没有发火,也没有严厉批评,而是了解情况讲明道理。对此,我针对在这位学生活泼外向积极好动的性格,常常让她为班里做一些事情,培养他的自信心。课堂上经常让她问题,课后在学习上相应地多给予点拨辅导,同时联系好家长,对这位学生的回家作业情况及时督促。一段时间下来,学习基础有了明显好转,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觉得要是再不做作业就对不起老师的信任。
给错误一个善意的“谎言”
一天,我班小敏的钢笔不见了,她哭着找到我,说是舅舅送的新学期的礼物。我了解到在某同学的手里。放学后我悄悄把他叫到办公室,直视他的错误给予了严厉的批评。看着诚惶诚恐的他眼睛里的羞愧与后悔。我给他出起了注意……。班会课上我表扬了某同学说他拾到了小敏同学价值不菲的钢笔还主动归还。拾金不昧值的精神得同学学习。那一刻我从他的眼睛里读到了感激与一种诚信。我相信他的人生不会再有那些不该有的阴暗。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有时候心灵的触动远比指责和惩戒来得震撼些。
迷路的飞虫需要一束光亮
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三口到野外去游玩,一只飞虫钻进了父亲的耳朵里,弄得奇痒无比而且钻心地疼,怎么晃都弄不出来。父亲掏出挖耳勺准备置“闯入者”于死地,他妻子是一名医生,说:“千万不能这样做,会把飞虫往耳朵深处逼,一旦钻透又薄又软的耳膜,那麻烦就大了。” 她建议去找点植物油,滴一两滴到耳朵里,这样就可以把飞虫粘住或憋死,等耳朵里没有动静了,再用少量温水冲洗,这样既安全又卫生。 在全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上幼儿园的女儿不高兴了,她对妈妈说:“小飞虫又不是存心让爸爸难受的,它一定是在爸爸耳朵里迷路了。”她说:“爸爸,你别急,我有办法让小飞虫出来。”她让爸爸把头平放在石头上,钻进飞虫的耳朵向上,她站起来,用小手电筒对着耳朵笔直地照着……过了一会儿,母女俩惊喜地看见一只飞虫从朋友的耳朵里飞出来,飞到了手电筒的亮光里。 这位父亲意味深长地说:“那一天,女儿教给我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具有人性的教育方法——对待那些像在黑暗中迷路的飞虫一样的孩子,其实我们心里不必只想着怨恨、惩罚和消灭,只要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方向和一个走向光明的机会就好了”
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
学生是有思想、懂感情、有理想的人。他们渴望得到周围的人们,特别是老师、家长以及朋友等的关心、尊重、理解和肯定。有时候我们的一个信任的点头、一个鼓励的笑容、一个希望的眼神,都会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充分的信任和希望,他们将回报我们一个个成功的奇迹。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更需要智慧!我们所面对的孩子生活背景不同,性格也千差万别,知识水平、交往能力和判断能力各有不同。人生之路是坎坷复杂的,孩子面对着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在成长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曲折坎坷,也常会犯下错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教育者应给予耐心的引导,发挥创造性智慧,为他们点亮一盏心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条光明的路径,引领他们走出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