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这本书由法国一位八岁女儿的母亲碧姬·拉贝和大学哲学讲师米歇尔·毕奇合著,起源是母亲在三十六岁时到大学学习哲学课程时,居然有四分之三的课程完全听不懂。而年仅八岁的女儿时不时会向她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于人生最基本的哲学命题。哲学语言的严谨和概念的抽象,使人们对哲学敬而远之。由此,作者萌发了给孩子和孩子的父母编著哲学启蒙书的心愿。
翻开这套六集的丛书,每一集都以“我想知道”开头,每集讲五个问题,每个问题图文并茂、语言幽默,把难懂的哲学概念和词语用充满童趣的故事予以演绎,深入浅出地回答了八岁以上的青少年都会提出或思考的关于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生与死、善与恶、人与动物、男孩儿与女孩儿、幸福与痛苦、成功与失败等等。这些问题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不可回避的人生课题,更是一个孩子成为真正优秀人才所要面临的必选命题。
由此想到,我们的孩子怎么才会不输在人生的终点线上?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师长们有太多的烦恼。年少时的不用功,做作业时磨磨蹭蹭,玩游戏时废寝忘食;懵懵懂懂时的性无知和早恋,大人们要么简单回避,要么粗暴干涉,结果难免事与愿违;考试时的不争气,家长会上班主任的排名,足以让一个在社会上叱咤风云的精英无地自容。还有性格上的任性、心理上的自我、生活上的依赖、挫折时的软弱,几乎每年都能听到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年早早结束人生旅程的痛心案例。
由此想到,现在的孩子除了“考试”,真的太需要了解社会科学!知心姐姐卢勤推荐此书的寄语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考力,弥补孩子成长中的缺失,哲学启蒙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在敬仰和羡慕成功人士时,往往想到的是他们成功后的结果;当我们追寻和再现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时,历历在目的是我们成长中的缺失。现在的孩子一股脑儿只会“读书”,千人一面,何以成才?为此,让孩子有点时间读一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讨论美丽与丑陋、内在与外表、勇气与胆怯、真实与虚假、战争与和平、身体与精神,有过这种学习经历的孩子,就会少一点缺失,多一点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