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放有度的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放有度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5-05-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庆花

 

《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创设有助于学生交流合作、自主学习的情境,通过类比、归纳、猜测、观察、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获得数学技能与知识。虽然开放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真正做到开放有度才能达到教学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和技能。
    一、教学目标开放有度
    《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关注人出发,努力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为学生创设主动、活泼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提高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出发,鼓励学生应用已有技能同比新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计算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还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总结算法、理解算理的过程,逐步掌握数学建模、转化思想;概念教学时,不能只限于规律、性质、公式、定义记忆,还必须从定义、规律、性质、公式出发,大力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概括、猜想的能力;实际问题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则应该从数学知识应用和数学意识培养出发。
    二、教学内容开放有度
    在应用开放性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整合、优化教学安排,将数学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拓展学生思维。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为了达到开放性教学的要求,必须分析教材内容,可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通过科学调整,缩短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让数学贴近生活,创建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开放有度的环境下进行自我锻炼和展示。
    三、教学过程开放有度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流、发展的过程,具有强烈的可变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整合数学可变性的特征,从改变束缚学生发展的条条框框出发,进行开放性教学,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总结原理、概念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时、分、秒”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对作息时间进行发问,在小组交流中,筛选具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保障学习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整合教学实践,在开放性教学中提升学生能力与素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