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语文教学十不宜(二)
 
语文教学十不宜(二)
发布时间:2015-10-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丹

      六、配角不宜唱主角

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的现象比较普遍。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实在今人高兴。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配乐朗读的文章,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按照常理,听课文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所配音乐其声音之高,足以将朗读者的声音“淹没”,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听音乐上去了,影响听有关课文内容的朗读。配乐朗读的初衷既然是为了增强朗读的听觉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经过这样的包装之后,却走向了愿望的反面。所以教师不要动不动就使用配乐朗读,还是自己练好朗读基本功,当面读给学生听为好,适当时候搞点配乐朗读也可。应当以听教师范读为主,听课文录音为辅。
七、不宜一口吞个饼
人教社编义教五年制第六册语文基础训训练2中有一道题:“读句子,注意顿号的用法。”例句是带有顿号的几个句子。一位老师教学时不仅把顿号的用法、注意点一口气讲完,还辅之以点顿号的练习。无独有偶,一位教师教三年级学生写对话,范文只涉及“写清楚说的是什么,是谁说的,有时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等”,提示语仅有两种形式。但教者不仅讲了这些内容,还把提示语的四种形式以及“说”的不同表述方式统统讲了。
上述两例,教者是想让学生多学一点,其出发点无可非议,但想“一口吞个饼”、“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不可取。刚开始接触某一知识点,就把有关内容全讲完,看似快了,其实慢了,违背了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必然会走向愿望的反面。
八、“对口相声”不宜演
我看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有这样的情况;当他叫起一个学生发言的时候,他马上走下讲台,来到这位学生身旁,面对面地听这位学生的发言。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卡壳现象,他仍然面对面地给予引导,直至问题的解决。其间他对这位学生可谓是全神贯注,众多的学生此时此刻的表现,他就不管了。课堂上出现一种师生二人说“对口相声”,其他同学放任自流现象。
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在课堂上是不宜出现的。这是因为: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一个学生身上,课堂上就会纪律松弛,其他学生听这种“对口相声”的就会寥寥无几,这必然要影响到教学效果。正确的做法是;教者仍然处于讲台的位置,心中时刻装着全班学生,在认真听取一个学生发言的同时,目光要时不时地扫视全班,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老师此时此刻正在关心着自己,从而保证课堂纪律处于良好状态。
 九、改错不宜缺勇气
一位老师在教学生字“肩”时,把“户”下面写成“月”字。一学生当堂指出,这位老师并没有及时纠正,反而说“这样写也可以”。此外,我也曾见有的老师对自己教学中的失误,不当面纠正,而悄悄改正,采取了一种自护其短的做法。他们的共同心态是:怕当众认错纠错,有失面子。
自护其短,也许在一个短时期内可以把学生蒙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到那时,他们一定会发现某某老师曾经“蒙”过他们,教者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无形中打了折扣。其实,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教师也不可能万事精通,教学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由于种种原因,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是常事,本不足为怪。教师应放下架子,勇敢地承认错误,并立即纠正。这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学生对此也是能够理解和谅解的。
十、不宜充当裁判员
具体某一篇课文如何划分段落,学生的意见并不一致;给一段短文拟个小标题,说法也不尽相同……遇到这种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呢有的老师是让学生讨论,但更多的是由老师作出判断。
谁是谁非,为什么不让学生讨论,而要由老师裁定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者怕影响教学进度,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我认为,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而是直接说出答案,学生记住的仅仅是现成的结论,思维的“闸门”根本没有打开,学生也没有知其所以然,这能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吗
 当发现学生的答案存在分歧的时候,应当让他们议论纷纷。这当然需要花费时间,但这是值得的。通过争论,学生明辨了是非,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力气用在刀刃上,不是很好吗
本文提出的十个“不宜这样教”,谈了课堂上常见的教学失误,当然还不止这些。但是,这些现象在课堂上的出现,足以说明,当教师的,在课堂上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十分注意,切莫掉以轻心。课堂教学无小事,教者事事应在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对课堂上的每一环节,都要认真设计,想一想怎样做效果更好,怎样做便会影响教学质量,力争上好每一堂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