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纪伯伦
近日读完李政涛老师的《教育常识》,仿佛重温一次教育理论经典,再次感受到经典的温暖与力量!正如该书的封面上所言:教师要做好教育之事,需要懂得教育的基本道理和知识,让教育常识重新成为教育的底线!
该书从“人性常识、教育理想常识、教育过程常识、教育内容常识、学生常识、教师常识、教学常识”等几个方面对教育相关的基本规律作了具体的阐述,当然,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教育常识很多,一本书不可能概全,这些只是作者眼中的“教育常识”。还好,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切身体会,以一个教育专业研究者的独特视角诠释这些“教育常识”,使之不再枯燥、抽象,让我们读来倍感轻松、亲切,更让我们有机会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我们的教育、教育尊重规律了吗?
“回归常识”,这是教育界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口号,其潜台词是:现实中某些教育行为已经明显违背了教育常识。那么,违背教育常识的行为还是教育吗?若是,则“毒药也是药吗?”
了解、理解教育常识有这么难吗?钱理群教授曾言: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如此看来,现行的教育现实很大程度上偏离(甚至远离)了常识,可能离教育的本质还有相当的距离,难怪钱老发出如此感慨。
有时,我们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对教育常识(或教育基本规律)到底了解多少?我的反思让自己愧疚不已,“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语),看来,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读一本书,不在乎能记住其中多少内容,而是其间某些文字能触动你的心弦,愿李老师的《教育常识》能促使我去追寻更多的教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