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走向教室。突然教室内传来两位女生的争吵声,我急忙走进教室,只见两个女生争吵声由小到大,越来越激烈,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这片纸是你丢的,你要捡起来。”文欣说。“明明是在你的课桌下,你为什么不捡?”露露说。“你要执行班级的卫生规定”……原来两位同学为谁应该捡起纸片争执起来。“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互不相让。见我走进教室,开始有短暂的沉默。一会儿,又重新争持起来。
一张小小的纸片,竟然引起两位学生的激烈争持。我觉得应该借用这件小事,给学生一个明确答案。我简单地了解了一下这件事原因。便问:“同学们觉得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才能化解她们之间的矛盾?”同学们没有想到我会提出这样问题,谁也不敢开口说话了,只是互相望着。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教室里出现了难得的寂静。几分钟后,学生的目光转向我,期待从我看口中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我知道这是学生一贯思维方式,有了难题,就希望老师一锤定音。因为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老师是至高神圣的,也是最有权威的,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
我环视了一下班级,平静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他们俩对处理纸片问题都有自己的理由,谁也没有错,只是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说完,我来到两位学生的桌前,蹲下身捡起纸片,并说道:“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在自己的教室里,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包括老师在内,纸片有我看见的,应该有我捡起来,只要解决了问题,就是执行了班级制度”。说完,我径直地走向垃圾桶,把纸片放进去。
这时,我身后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我真没想到,一次恰当好处的举措,竟赢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掌声。同时,一张纸片也让我真正领悟了我们常挂在口上的一句话,“身教重于言传”。“一张纸片”让我产生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