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南开大学顾沛教授的话说:“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出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下面我以数感的培养为例,结合上次外出听到的曹培英老师的讲座,谈谈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认识。
数感,是最朴实的数学素养,就是关于数的感觉与理解。数感,可以是数出来的、读出来的、算出来的、估出来的、用出来的--
一、数感是数出来的
数源于数,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孩子拿出手中的《千字文》,问题1: “学”字在哪里?孩子自然而然地开始数起来,很快,大部分的孩子认识到千字文是4个一组,每行5组,一行20个,5行100个,“学”字就能很快找到它的具体位置。问题2:107个字在哪里?孩子认识到5行100个,在100以后,顺延7个就是。问题3:996个字在哪里?同上,孩子认识到5行100个,就可以5行5行数,数出10个5行再倒退4个。孩子在数数的过程中,数出规律,体会数感。
二、读数也可以独处数感
1、分数能读出数感
?意思就是三分之一。
2、借助几何直观引入计数单位
个位上的数用一个小方块表示;十位上的数用一排10个小方块表示;百位上的数用一排10个小方块,有这样的10条,组成100个小方块表示;千位上的数用一层100,有这样的10层,组成的大方块表示。有了这样的几何直观意识,孩子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图形,很快读出一个数是几千几百几十几。
3、整数也能读出数感
6789,读作六千七百八十九,表示6千7百8十9,就表示6个千7个百8个十9个一,也表示6×1000+7×100+8×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