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小组合作的点滴尝试
 
小组合作的点滴尝试
发布时间:2016-05-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庆花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的技能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能练成的,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这种长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反复机械地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而要努力地拓展“研究”的时空,有所选择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开发性的时空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通过合作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组的组建,一般可安排4—6人,最好是4人一组。分组前,要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根 据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搭配分工,设组长、噪音控制员等。组长一般先让能力 强、学习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当。这段时间,教师一定要培养组员友好合作 的习惯,培养组长管理、组织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学习后,可轮流让每个组员当 一当组长,展示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的能力,都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可激发学 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但如果组织不当,学生就很容易出 现拉大差距的现象,学习好的始终唱主角,差的学生总等待别人的帮助,等待别人说出答案 。所以开展小组评比活动,给小组打分是激发每个学生都认真学习的好办法。比如口算训练 ,开展一分钟开火车口算。比一比哪一个组在一分钟内算得多而准。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就会 感到为了小组的荣誉不能只顾自己学会,应该帮助差一点的组员;差的学生来自集体的荣 誉感使他们觉得不能拖小组的后腿,应该主动学习。这样,小组内很容易产生互帮互学的好 作风,也给了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还可以开展“夺红旗”、“接力赛”等小组活动, 促使学生愿意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不光在校内、课内组织,校外课外也可以开辟其活动天地。我想,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小组学习将会展示出更美好的风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