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静下心来读一些书,让自己的书卷气重一点,文化味浓一点,内涵一点。但总能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借口,书摆在案边,依然崭新。《一盏一盏的灯》让我静下心来品读。
《一盏一盏的灯》,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小志的石榴》,一个善良质朴的小孩;《窗帘钩成了精》,一个心灵手巧的小精灵;《老师,你很天真》,一位心灵纯净的好老师;《因为我当年的微笑》,老师的笑有永恒的力量;《不一样的“阿慢”》,教育就是慢慢的艺术,慢慢的等待……
而让我最感动的是《不一样的“阿慢”》,讲的是一位凡事比别人慢一拍的“阿慢”,虽然慢一点,但总是能做到最好。运动会三千米比赛,“阿慢”获得了第三名是他建立自信的一次契机,他的成功与张小兵老师“纵容”他的慢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啊,教育最像农业和林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经历必需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学校和教师不能违背教育教学的规律,拔苗助长;要尊重、保护、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并启迪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正是当年张小兵老师“纵容”他的慢,使他有了自信心,才有了他博士毕业和获得四项专利,到材料研究所去工作这样的结局。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孩子,外来民工子女,基础差,思维慢,学习习惯有待提高,跟武进城区其他学校的孩子差距很大,他们其实就是一个个“阿慢”,如果学校老师能像张小兵老师一样“纵容他们的慢,尊重他们的慢,静静的等待,我想,会有更多的孩子绽放他们自信的笑脸。
一盏一盏的灯,直面我的教育世界, 我会用教师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们人生的道路,我愿做孩子们成长道路上最亮的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