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尹建莉老师的书,就被书中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朴素的教育思想所深深吸引。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和妈妈的亲和,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整本书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关于人性的种种理论,定深植于老师的内心并与老师融为一体。教育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成长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尹老师都能从人性发展的角度,站在一定高度适时适度地引导其发挥最大潜能,让事物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给了我许多的启迪和思考,使我豁然开朗。
一、给孩子一面涂鸦的墙。
书中的圆圆喜欢涂鸦,喜欢自由涂鸦,把家中的白墙当成了画板。但作者没有训斥,没有用家长的威严去阻止,而是把涂鸦的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充分享受涂鸦的快乐和自由。作者这样说:“一面墙的光洁值多少钱?即使你不喜欢孩子乱涂乱画,也可以“忍痛割爱”,把这份自由和快乐送给孩子,过几年把墙重新修整一下不就行了。而孩子回报你的,往往是无法以价钱衡量的才华和丰沛的情感。”文中的故事想必每个做家长的都遇到过,一般的家长采取阻止、劝说、批评的方式来扼杀孩子的涂鸦行为,认为孩子这是在搞破坏,把好好的墙壁糟蹋了。但作者的教育方式与众不同,她把自由与快乐充分还给了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让一颗童心绽放最美的花朵,让孩子的创造力和爱好在自由的环境中得到了自由的发展。是呀!我们成人总喜欢孩子按着成人的思想去成长,给孩子许多的束缚和要求,甚至把孩子的未来完全按成人预设的路线规划好,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不去考虑孩子的喜好,把孩子当成了成人的附属品,当成了木偶,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快乐,造成许多孩子身心的不健康。反观我们的学校教育,有没有给学生一面自由发展的“涂鸦墙”呢?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安排,书写要端正,发言要响亮,纪律要遵守,连吃饭也要“静、快”。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作业上,有多少时间能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读自己喜欢的书呢?学生的个性缺乏自由成长的空间,学生的爱好缺乏自由成长的空气,学生的一切发展,都在教师、学校的指挥棒下“循规蹈矩”的生长,不允许自我的创新,不允许另类的表现,否则,就会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正如作者所言:“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目的并非把孩子都培养成艺术家或科学家,也不是怂恿孩子干出格的事或干坏事,而是尽可能让孩子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理解孩子的尝试需求,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尝试机会,给他们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的天赋和潜能在日后成长中充分发挥出来。”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的潜力才会真正挖掘,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今后的路才会走得很长很长!
二、给孩子一个不竞争的世界。
现在的孩子很累很累,因为家长喜欢给孩子创设一个无处不竞争,无事不竞争的世界,孩子在家长的“被竞争”中成了工具。成绩要竞争,才艺要竞争,小小年纪就成了“小大人”,学会了察言观色。作者非常反对这种急功近利的竞争,认为“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书中这样说:“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物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我们常用“格局”来评判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有的人你会感觉他身上有宏大的气场,体内蕴蓄着蓬勃的能量,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我们会说他“格局大”。有的人则心胸狭隘,或有小聪明小心眼小钻营,凡是很用心却很无力,内涵让人一眼望到底,我们会判断他格局小。一个人要想在江湖上立足,必须先远离江湖,躲进深山,无打扰地修炼,练好内功,才有笑傲江湖的本领。培养竞争力的奥秘正在这里。”这使我想到了《那个别人家的孩子》那篇文章里的方乐乐。方乐乐从小天资聪明,家长的期望值很高,考了99分就会感到耻辱。读书时代的他出类拔萃,常常是妈妈炫耀的资本。可当他走上社会,从学霸坠入凡间,无法适应工作的枯燥乏味,无法和领导、同事和谐相处,最后,精神和身体都陷入了病态。最终,学霸还是输了,输在了“要做最优秀的”上面,经不起挫折。方乐乐的故事,正验证了“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的道理。小时候的过分竞争,导致了他内心的焦虑、脆弱,成人后就缺乏平和、大气的心态,一旦有一次输了,就再也爬不起来了。现在有很多家长只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岁就要上高价的早教班,认为这样才能很好的与别人竞争。上了小学开始,报各种的兴趣班、辅导班,希望孩子从小出人头地,从小就能竞争过别人。每次考试,比孩子还要紧张,只怕孩子输了竞争,从小给孩子灌输竞争思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竞争的高压下,养成了孩子“分分必较,事事必究”的心态,稍有不顺,就要焦虑不安,甚至有过激行为。试想,我们小时候也能做到什么都是最好的吗?我们也会考砸,我们也会输给同伴,我们也不都是超过同事,我们很多都是普通人。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一定要事事胜出呢?人无完人,天外有天,有一颗宽容的心、平和的心才是最好的,这样,你的孩子才会在遇到困难时从容面对而不是绝望悲观,才会在社会上与人为善而不是不择手段,你的孩子才会真正享受到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成功带来的快乐。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有修养、真正有内涵的大格局成长,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最后,用文中的一句话, 作为结尾:“为什么生孩子?最美的答案。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我。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同行一段。”让我们给所有的孩子:聪明的、不聪明的;外向的、不外向的;坚强的、不坚强的……给他们自由的空气和思想,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和空间,给他们斑斓的世界和幻想,让他们成长为独立特行的人!绽放成自由怒放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