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负责
 
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负责
发布时间:2016-09-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贺勇

 

 1920年,有位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不小心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的12.5美元约合今天人民币3000多元)。闯了大祸的美国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我借给你,1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便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这笔钱,还给了父亲。这位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中,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过失的处理。孩子经常会发生一些过失,这毫不奇怪。譬如,不小心打碎了物品,一时冲动伤害了别人,粗心大意造成了麻烦等等。对这类过失,许多父母会责怪:“你怎么搞的?能这么做吗?快走吧,回家写作业去。”于是,孩子没事了,什么责任也不必负,回去该学习就学习,该玩就玩;父母则留下来承担责任,又是道歉,又是赔偿。如此这般,孩子怎么可能有责任心?细想一下,不正是父母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吗?
    一般来说,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有可能刻骨铭心。所以,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当让他承担责任,这是现代父母的真正爱心。但很多父母太宠爱孩子,过度保护,事事代劳,不仅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更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和不负责任的习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小孩跑步跌倒,居然直挺挺地以腹部着地等着大人来扶。这些孩子被保护得连跌倒再爬起来的经验都没有,以后还能担当什么重任?
    偷吃禁果的亚当向上帝推脱说:“都是夏娃怂恿的。”夏娃则说:“都是蛇引诱的!”这是欧美社会里教导孩童必须对自己负责时,最常用的反面故事。而中国父母大都把子女当作自己生命的延伸,一般不把子女当作一个充分独立的个体。这种观念下,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容易滋生的弊病是:不知道自己投生这大千世界究竟何所作为。他们为父母而读书,随父母选择大中专科系,应父母的要求而嫁娶,甚至顺父母之意而传宗接代。更大的弊病则在于,子女永远将书念不好、婚姻不幸福、事业无成就等责任推给父母,自己始终不必负责。笔者曾见到一位30多岁的男子汉,声色俱厉地抱怨其卧床的父亲,没有想办法帮他找到一份好工作。真是令人悲哀!
    就家庭教育的方式而言,在欧美社会里,要求儿女仪表整洁,内务整齐,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共同教条。而分配家务、自攒学费、或用些有酬劳的零工鼓励孩童完成份内工作,则是自幼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常见方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