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5-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开冬

课题名称

有趣的乘法计算

授课人

刘开冬

学校名称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

科    目

数学

课时安排

1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以及头同尾和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教材编排首先明确指出,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进而通过笔算得出24*11,53*11,62*11的结果,在比较中获得初步感悟,并且在举例验证中强化认识。之后编排的头同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的探究,其思路大大致相同。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会用速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以11。

  2、会用速算方法计算头同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方法和过程:

让学生经理探索两位数乘以11,头同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速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和探索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两位数乘以11的速算方法。。

  2、头同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速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且掌握两位数乘以11,头同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速算方法

三、教学策略与设计

   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推导两位数乘以11,头同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复习回顾

1. 教师出事题目:(  )×11=(  ),让学生确定一个因数(两位数),成为一道两位数乘以11的算式,教师很快说出答案。(板书(  )×11=(  )

18×11=198  23×11=253,,,,

学生用竖式计算,检验老师算的结果

 

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24×11=204,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的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学生举手发言: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应该是2;积的百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6;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的数的和,是6+2=8。所以62×11=682.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学生列竖式计算62×11,说说等于几。(682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的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十位相加满10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6  4            

              ×    1  1    

                        6  4     

                    6   4        

                7   0    4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个位数还是4,百位数原来是6变成7)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规律。

   学生试着说一说,教师适时引导小结。

   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在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 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巩固扩展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里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算式里的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教师解答。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他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他们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如63×67的结果可直接写成4221,相当于6×6+1)为42,在42的后面再写出3×7的积21,即4221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媒体出示

 

 

三、巩固练习

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3×11      63×11      32×11      45×11    

15×15      43×47      69×61      52×58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学生练习巩固知识

 

 

 

 

 

课件展示题目

 

 

 

四总结提升

   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

师生共同小结:

1)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

2)发现规律后,要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3)用发现的规律并进行计算,能够算的又快又好

课件展示题目,引起学生注意

课后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在本节综合实践课中,可以先创造学生当老师的场景,像本节课刚开始的时候,随便学生出有关与两位数乘以11的式子,教师很快把答案说出来的,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通过独立计算,谈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