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二)教学设计(马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车的发展史,认识车的基本构造和外观特征,学会运用多种方式塑造立体的车。
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学生运用泥工材料做车,初步掌握手捏、切割、按压、粘连、刻挖等技能技巧,使学生对车的整体及细部的塑造方法有所掌握,能够根据小组同伴的讨论结果合作或者独立设计一款造型奇特的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车的实用价值,并且激发起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意识,将课堂学习的热情转化成创新设计、为国争光的信心和动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车的历史,理解车的基本构造,设计出自己喜爱的个性张扬、特点突出的有趣的立体车。
教学难点:泥工制作中多种成型方法的综合表现,体现造型特点、功能特点,在拼插、组合、安装以及细节、美观、变化、创新等方面体现审美创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说一说
师:同学们好,大家都提前预习了,老师带了几个神秘的小伙伴来和我们一同上陶艺课,猜猜看,会是谁呢?(玩具汽车)
师:猜对了!(出示汽车玩具5-6种)这是大家非常喜爱的玩具汽车伙伴。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款车,我们以这辆车为例,它大致分为哪几个部分?
生:观察并说一说……
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这辆车由“车头、车身、车门、车窗、车轮、车灯、后视镜”等组成。
师板书:车头、车身、车门、车窗、车轮、车灯、后视镜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的玩具汽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方面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车的结构组成特点,为引出新授内容做准备。
2. 玩一玩
师:(指着实物)看,这是辆遥控小汽车,谁愿意玩一玩?操作给大家看一看。
(一名学生操作游戏,其余学生观赏。)
师:他玩得非常好!虽然它只是一辆玩具汽车,但是设计师动了很多脑筋,使它具有特殊的功能,前进、后退、拐弯,让我们玩得很带劲。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能够自己动手,用陶泥来设计制作立体的、有趣的、可爱又环保的、多功能的车。
3. 师板书 第4课 车(二)—— 泥工
设计意图:用教具实物车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游戏操作,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分层新授
1. 想一想
师提问:请问画车与用陶泥做车有什么不同之处?
(画车是平面表现,做车是立体表现。)
师追问:平面表现和立体表现有什么不同呢?
生回答:(表述各自观点)略。
师板书:立体表现
师小结:立体表现“车”,就是指用陶泥给车塑形,使这辆车可以四面观赏。
2. 看一看
师:(出示“一块陶泥”图片和“几辆成型的车”图片)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通过我们的设计制作,如何将这块陶泥变成一辆立体的泥塑车?变成一件艺术品呢?大家先不忙着回答,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外国叔叔在干什么?
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赏(几名外国叔叔在制作大型的泥塑车模型)
生:哇!看图并回答……
师:很好!几位叔叔正在制作一件大型的泥塑汽车,场面很壮观,看到他们这么专注、这么认真、这么热爱陶艺这门艺术,作为有着陶艺几千年历史发源地的我们中国人,内心也很震动,你们在敬佩他们的同时,有什么想法呢?
生:发表内心感言……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要将一块泥土变成一件手工艺术品,必须动脑动手大胆创造。我们既要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又要面向未来,大胆创新,让我们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也来设计制作一辆新型的功能独特的有趣的车,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欣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励教育,学生在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认知我国陶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目前,不仅中国,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对艺术有着不懈的追求,作为中华儿女更要努力学习,多动脑、勤动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3. 赏一赏
①师:(先后出示一组学生作品图片)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看看这些“车”是采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生观察并回答:略。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有的采用了“手捏成型法”;有的采用了“泥片成型法”;有的采用了“泥条成型法”;有的采用了“综合成型法”。
师:板贴4种制作方法:手捏成型法、泥片成型法、泥条成型法、综合成型法。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欣赏同伴作品,让学生了解几种简单实用的做车方法,便于学生在作业时尝试应用。
②师:(分别出示我国汉代铜马车和陶马车图片)让我们再来欣赏两件我国汉代车艺品,你能够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对这两款车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手工艺术的赞美吗?
(聪明智慧、技艺非凡、技艺精湛等)
③师:(分别出示国外先进的概念车图片)让我们共同欣赏国外先进的几辆概念车吧,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型设计、功能设计以及色彩等,也请你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
(外形奇特、色彩鲜艳、功能多样等)
设计意图:通过中外车艺品的观察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勇于创造的信心和勇气。
4. 说一说
师:同学们,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首先是“做泥塑车会用到哪些制作手法和手型动作”?其次是“你感到难点在哪里”?等会儿我们来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生讨论:(师参与讨论)先讨论,后交流。
师归纳:根据你们的回答,制作手法包括:搓、擀、拍、切、挖、刻、粘……等。
师举例说明:(出示学生作品和老师作品)这两件作品分别用到了哪些方法和手法?待作品干透之后还可以烧制或者着色,的确很漂亮。
5. 师示范
师:(可请一两位学生参与示范)课堂演示:大家看,老师和一位同学一起先试着做一做“泥塑车”,(师生共同示范:在投影下制作)最后出示制作步骤图。
6. 找一找
师出示:学生有失误的范图,(如粘连不牢固等)请你们找出这件作品的问题所在,车轮和车身为什么散落了?在自己制作时一定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应注意连接处的牢固,局部的刻挖不能够破坏整体等。)
7. 师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探讨了车的制作方法和手法动作,也注意到了应当避免发生的错误,接下来,就要看你们的了。
8. 师提问
师:你打算设计制作一辆什么样的车呢?(待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操作示范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错误范作的观察比较能够让学生避免错误的手法;说出各自的制作方案可以启发他人。
师:你们的想法和创意都很好,要让好的设想落实在你们的作业中。
三、布置作业
1. 师:布置课堂作业:选择喜爱的方法,独立或同伴合做一辆有趣的车。
作业要求:
①商量好创意和各自分工;
②外形美观、结构合理、粘贴牢固;
③在作品上贴上姓名。
2. 师巡视指导:巡视顾及全班学生,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时可以动手辅助完成。
四、作业展评
1. 师组织作业展评:请同学们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呈现在展台上,请大家从车的外形特点、功能特点、方法运用、制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可以采取自评、组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进行。
生评价:略。
师总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巧妙的手法动手设计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外型美观、功能多样的泥塑车,非常好,也非常有创意!有的同学的车还有科学环保的设计,体现了大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意。
仔细观察,有的车小巧精致;有的车高大威猛,还有上下两层的设计;有的车大轮子小身体,体现了个性特点;还有的车在顶部安装了螺旋桨,不但可以在陆地行驶,还可以在空中飞,非常有趣!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速和便捷,人们离不开车,车也离不开人。
2. 师启发谈话:你们说,在车流密集的街巷,我们小朋友应当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呢?
生回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走在人行道上,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学会看道路交通标志,按交通指示信号灯行走,不随便横穿马路,服从交警叔叔的指挥等等。
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更要做到,还要告诉爸爸妈妈和亲戚朋友,人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样的话,道路交通才会更加顺畅,人们的行为才会更加文明。
设计意图:此番交流的目的在于安全教育,同时引导学生自觉提高安全出行意识和文明意识,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文明出行的行为习惯。
五、教学拓展
1. 师组织车型物品的欣赏:车外包、车型表、车型桌椅等多种艺术品和日用品等,请学生发表观后感言。
2. 师组织欣赏:其他同学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的多种“玩具车”,分享自己的感受。
3. 师小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用陶泥设计制作了有趣的车,懂得了行车安全靠大家的道理,还了解了车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同学们要牢记这一点。希望你们长大后要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为人类创造出更加安全、美观、科学、环保的车。
设计意图:打破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方式,运用多元评价策略,让学生参与其中,评价他人、勉励自己、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