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本课要求小朋友认真地去观察和描绘运动中展示的人物动态美,重点分析人在运动时的肢体状态,塑造出动感。让孩子有意识地像摄影师一样去捕捉生活中瞬间运动状态的美,让作品生动有趣。
教学方式、手段:
本课主要通过图片欣赏和小朋友对不同动作的模仿练习,了解人物的动作以及动作带给我们的美感。以游戏的形式了解人物的关节和运动规律。通过一些优秀的泥塑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师准备:站立人物的泥塑图稿、皮影人物、视频投影仪、PPT课件。
学生准备:一个站立的人的画稿,已完成的塑像。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体基本运动结构,运用“分解组合法”完成人体动作模型并转动四肢进行不同动作的模拟练习。
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优秀作品,仔细观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人体动作美,感受运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人运动的基本特点,了解运动的一般规律,感受人的动态美。
教学难点:夸张表现人物的动感,表现人运动的动态美。
一、导入阶段
老师出示一幅正面人物站立像,然后把它分解为头部、四肢、躯干几部分,接着分别在四肢的膝关节和肘关节处各一分为二,躯干也大约在腰部位置一分为二。
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视频投影仪上移动四肢拼摆出人的不同动态。(激发兴趣)
学生游戏:
1. 可以请学生来移动纸偶人的四肢,拼出不同的动作。
2. 也可以让一个学生摆动作,另一个学生用纸偶人移动四肢躯干位置模仿同学动作,引起孩子们对人物动态变化的学习兴趣。了解人体运动的特点和基本规律,感受不同动作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播放一段皮影戏视频,欣赏戏中人物的有趣动作。(进一步感受人物动态的造型美和关节活动的灵活性)
二、讲授
1. 通过刚才的小游戏,同学们发现我们的人可以表现各种有趣的动作,主要通过哪里表现出来的?(四肢、腰部、颈部等可以转动的关节)欣赏一个运动的人的图片,请同学们利用纸偶人模仿图片中人物的动作。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加深印象)
2. 运动的人和站直的人你更喜欢哪一个?(回答是肯定的,动的人物画面好看)。说说喜欢的理由。通过一组图片欣赏运动的人的美感和视觉张力。(审美提高)
3. 欣赏学生和大师人物泥塑作品,尤其是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作品中夸张的动作。请同学们说说,这些作品效果如何?用的什么工具材料?你是否也比较喜欢这类表现形式?(集体讨论)
4. 仔细观察一组运动的人物照片。观察他们的动作,四肢在什么位置?姿势如何?躯干和头的动作如何?选择喜欢的动作进行练习。
三、学生作业练习 老师巡回辅导
运用写生仔细观察图片的方法,主要采用泥塑的形式完成作业,也可以用绘画来完成作业。
四、作品展示并评价
作业的评价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第一,是否表现出了人物的动感,感受到了动态美。
第二,是否对细节有一定的观察和表现。
第三,也可以对好的作业中能否在动作疏密节奏上表现得更好一些提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