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比讨论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几种不同的材料,有金属、木头、水、泥巴、布,谁来摸一摸、比一比,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 师:你能用什么方法改变它们? 生:…… 师:你们说的真好。现在看屏幕上:木头很硬,我们要改变它就要用锯子、凿子等工具,这样可以做成家具、玩具,还可以造房子。金属就更硬了,要用焊接、高温来改变它。布虽然很软,但是要做成衣服、饰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用剪刀、针线、缝纫机。你们看,这些材料都需要专门的学习和长期的训练才能做成别的东西。那么水呢,虽然特别容易改变它的形状,可是要用专门的容器来固定它,不易保存造型。可是泥巴呢,就不一样了,它既容易改变,又容易定型,最能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因为我们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改变它们。 二、揭示课题“玩泥巴” 师:你们想不想和泥巴成为好朋友,让他和你们一起变魔术啊?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玩泥巴。 三、讲授新课 师:现在大家看看,照片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来改变泥巴的。 生:…… 师:对,是用生活中的一些小用品、废旧材料压印的。这个上面还有用笔套滚压、用梳子的齿、布、绳子、笔尖戳印。大家想一想,除了照片上的这些东西,你还可以用什么来在泥巴上压印呢? 生:…… 师:看来啊,一些平时我们要扔掉的、被认为没有用的东西还是可以废物利用的。大家做个有心人,在平时收集一点,放在一个小盒子或袋子里,到需要的时候就像多啦A梦的口袋,拿出来都是宝贝!今天老师带来一些,你们可以试试看。 生:学生第一次作业:用各种材料和工具的不同部位在自己的泥巴上面压印。 生:介绍自己用什么东西怎样压印的。 师:我们刚才交流了自己用什么东西压印的,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自己压印的印痕,你觉得这个印痕像什么?照片上这个是用的一种植物的枯枝压印的,中间一支像树干,旁边的像树冠。布印的这样麻麻点点的一片像鳄鱼粗糙的皮肤。现在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小组成员之间说说你觉得你的印痕像什么? 生:…… 师:很好,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刚才我们用压印的方法让泥改变了样子,你们现在看看这位同学把泥变成了什么样? 生:…… 师:把泥变成泥片,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把泥弄成这样扁扁的?可以用擀面杖擀、用木拍子拍、用手按压。你们试试怎么把泥变成泥条。 生:做泥条,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泥条可以搓、可以捏。这几个作品就是小朋友用泥条和泥板做的。下面我们用泥条和泥板组合着做个游戏比赛。4组小朋友中2组用泥条和泥板一起往高处搭个塔,看看2组中哪个组搭得高;另外2组往横里接座桥,比比哪组的桥跨度最大。在拼搭以前,老师有个很重要的事要提醒大家,泥和泥之间的衔接,要用手或者工具抹一下缝隙,粘接牢固。 生:学生第二次作业,合作拼搭。 师:巡视帮助 四、作品分析 欣赏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讨论:哪组的塔高?哪组的桥长?你们喜欢哪个?为什么喜欢? 师总结:衔接牢固、泥板泥条穿插交错很丰富,有粗有细就有变化,越高说明小组成员合作得更默契。 师:做泥工还有一些专门的工具,有的学校有专门的泥工教室,专门的工具。这些都是专门的工具,陶艺家也用。刚才我们知道一些废旧物品、生活用品都可以当工具,还有这些专门工具,那么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是世界上最原始、最方便、最好携带、最好用的工具?是我们的手啊!我们小朋友做泥工最好的工具就是我们的手,而且它越用越灵巧,越用我们的头脑还会越聪明。手捏的方法是我们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五、作品欣赏 师:我们来欣赏几个小朋友的作品。说说这些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生:…… 师:这几个作品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做得既简洁又有细节、生动。螃蟹有一群,有大有小,有上有下,有前有后,看起来又有变化又不混乱,像一家子,很好玩。龙船的船身就是一根粗泥条,和龙头上的细泥条产生对比,统一中不缺少变化。上面的小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是因为有几个人,所以看上去还是比较丰富。两只大象的动作不一样,树干和象身做了纹路,有了肌理就显得更加丰富生动了。 六、小结 师:泥巴好玩吗?你越是了解他,他就越听话。你可以成为一个小魔术师,用泥巴变出好玩的东西。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用手捏的方法做出一个作品(回家后可以手捏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注意要抓住特点,大胆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