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血液 新力量
新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也将成为学校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学校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为了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全面帮助、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11月28日与11月29日上午,采菱小学开展了新教师汇报课活动。
语文组的季宇、毕康飞、桂敬芽、毕康飞、钟鹃、张倩、丁金娇、贺如玉7位年轻新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在课堂上合理运用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季宇老师执教的《乌鸦喝水》,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准备了教具,让学生运用实验教具,把一颗颗石子放入装有少量水的瓶子中,通过实验,学生真正地了解到了水渐渐升高的整个过程,直观、生动,把学生的兴趣提高到了极点。毕康飞老师执教的是《小蜗牛》,在这节课上,毕老师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触摸了字词,感知了语言,探索了有限的文字背后丰富的意蕴和内涵。桂敬芽老师执教的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观察事物,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钟鹃老师执教的是《风娃娃》,钟老师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张倩老师执教的《纸船和风筝》,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置情境,注重朗读的指导,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丁金娇老师执教的《灰雀》,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当讲到表现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时,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仿佛他们也看到了那“活蹦乱跳”的小灰雀。贺如玉老师执教的《观书有感》,巧妙地告诉学生如何读好七言诗的小窍门,学生在读诗节奏和韵味上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拓展,赏析了朱熹的《观书有感(二)》,课堂容量丰富扎实。
课后,杨主任、李主任、方校长和周校长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新教师个人及教研组团队所付出的努力,新教师成长迅速,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指出了新教师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数学组的年轻教师们带来了四堂别出心裁的数学课。
童圣萍老师执教的《认识11-20各数》一课,重视操作,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要求学生数一数,捆一捆,联系直观,体会什么是“10个一”、“1个十”,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闵洁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具体的角抽象出数学上的角,最后又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整节课充分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一理念。
邓晗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一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模拟、描述、想象、分类等活动感受这两种运动方式的不同特点。并在认识、制作、变换图形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及其运动变化的兴趣,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最后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案、红星大厦平移的壮举,欣赏舞蹈中的旋转,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英语组吕霞老师执教的《keep our city clean》一课,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吕老师执教的protect the earth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与英语思维能力。本课采用的活动形式多样,特别是warm-up环节让学生看视频直观的感受到地球美与地球的破坏,有针对性的导入课题。文本与生活相结合,让英语课堂生活化。
术科组由许丹、尹琳媛这两位老师带来她们精心准备的汇报课。
许丹老师执教的《我们吃什么》,利用制作食物的视频导入课堂,引起学生对食物的猜想,接着出示各种类型食物,让学生认一认,分分类,并介绍不同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等不同的营养成分,再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给食物分类,通过科学性小实验发现碘液加淀粉会变蓝色,增强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验逻辑思维自己动手操作能力。
尹琳媛老师执教的《把盐放进水里》,将书本上的知识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知识简单化,生动化,也让学生记忆深刻。通过小组实验来归纳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细致讨论并小结来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这一节课上收获颇多。
本次新教师汇报课活动,充分体现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和重视。汇报课不仅给新教师们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也使教师们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从而进一步加强采小教师队伍的建设。相信有学校的培养与重视以及前辈的指导,新教师将逐步成长为采小未来的优秀教师!
12月2日,采菱小学举行了新教师汇报课活动总结表彰大会,校长室进行了活动综述,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从布置、安排、落实、研讨、颁奖的开展“组织有方”。活动收获满满:课堂有“喜悦”,喜悦地看到新教师们的拔节成长;团队有“精神”,每一个教研组都齐心协力,努力共向前;骨干有“担当”,现场研讨紧贴课堂、教师、学生,这是真正的教研。
(采菱小学供稿,撰稿:凌怡、金贝贝,摄影:张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