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学研究>>谈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谈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7-06-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华玉芬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育的新课标中要求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和交流,认为这样的方式比单方面的课堂灌输更能够起到启发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诚然,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加有效的进行提问也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就这方面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小学语文;有效;提问;方法

课堂提问的历史几乎同教学产生的历史一样悠久,长期以来课堂的提问就作为一种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和互动的主要方式而存在,有效而积极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和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现状

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更是一个技术问题,进行有效提问的老师能够将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思维成果的机会。然而在目前我们的课堂中,这样卓有成效的提问还是非常少见,常常是老师提问了要么缺乏回应要么答非所问,不仅难以起到积极效果甚至影响活跃的课堂气氛。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我们的课堂上无效提问太多,教师缺乏对于自己所问问题的把握,通常是想问就问,随心所问。因此,掌握合适的提问方法,遵循一定得提问原则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方法探究

要做到有效提问的本质是要求教师做到有度提问,只有适当有度的提问才能够发挥提问引领性的、激发性的作用。

1、有效性提问的梯度原则

所谓梯度原则就是指教师在提问时要讲究层次性,对课文的理解或者对问题的理解要由浅入深,帮助学生更容易的逐步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意义。

例如在讲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些问题,课文主要描写的主要人物或者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学生通读课文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再提出文中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有着什么样的感情?为社么彭德怀这么喜欢大黑骡子去执意要杀它?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可以引导学生更容易的理解课文表达的深意。

2、有效性提问的广度原则

所谓广度原则就是要求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能拘泥于一篇课文或者一个知识点,应当起到适当发散的作用,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来思考,解答问题。

例如,在讲到《水》这篇课文时,虽然全文描写的是边远的小山村缺水的严重问题,但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不通过正面的描写缺水问题来表达主题而要通过反衬的手法描写有水时的欢乐来表达主题呢?这样的提问能够拓展学生思维,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3、有效性提问的深度原则

有效性提问的深度原则是指教师的提问不能仅仅止步于使得学生理解问题和课文的表面含义,而是在理解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也要设置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促使同学们去思考,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联系能力提出一定的挑战,这样长期锻炼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讲到《我和祖父的园子》时,虽然从表面上看文章主要描述了祖父院子的景象和我在一种快乐的活动。但文章主要想表达的是什么的样的含义?隐藏在作者对于园子景物描写的背后的是什么?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同的同学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会使他们理解到不同的含义,请他们自己谈一谈这些想法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上注重提问的有效性不仅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过更是具有丰富的技巧性,加强提问有效性的的方法和对策还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探究和发掘。

参考文献:

[1]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闫晶晶.优秀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张娟.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4]廖英.小学语文新手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