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略读 享受“悦读”
——采小四语备课组参加常州市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活动
在统编版小语教材中,略读课与精读课同样重要,都是基本课型。略读课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分支,更应努力实现让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的目标,形成“悦读”的美好境界。为此,采菱小学四语备课组参加了常州市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活动,认真学习了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赵丹老师的《海的女儿》一课教学视频。
《海的女儿》是部编版教材四下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赵丹老师的这节课做到了“教略学丰”四个字,依据整体思想,进行长文短教,以大板块、大框架设计为主。全课一共四个版块:导入新课、梳理情节、续编故事、名人共读。教学流程没有过细过精,而是给学生留出整块的阅读空间,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自主言语实践中获得语言能力提升。赵老师牢牢抓住单元要素,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思妙想,进行想象创编,较好地落实单元目标。从几位学生表达的情况看,他们没有千人一面地来描述,没有大同小异的机械模仿,而是自由地调动语言储备,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大胆地展示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同时,赵老师让略读课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多次引入毕淑敏的文字,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深度和广度。本课最后环节结课时,赵老师适时的拓展和导引让略读课文学习的结束成为孩子们另一个崭新的阅读活动的开始,阅读之火从此开始燎原。
课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王勤老师总结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学习语言形式: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上,还必须凭借文本去体会作者语言表述的形式。比如《海的女儿》13自然段生动具体的表达,以及12自然段全语言的推进方式,都是在语言运用中看到了形式的落点。二、学习语言运用:童话是教师指导学生练习表达的好载体,而语言形式的学习又在语言运用这一环节中得以渗透和凸显。略读课不是抛开文本,依然要有文本意识,这就是教材的作用。这节略读课我们多次看到赵老师将之前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有机引入学生的学习活动,比如猜测、想象,比如用思维导图梳理情节。这个小版块尽管用时不多,看似不经意之举却是老师的用心之作。
儿童的阅读不应当是掘地三尺般的甚至有些“吹毛求疵”的深究性阅读。对于儿童,读得广远比读得深有价值。正所谓“采的花多了,酿出的蜜才香甜”。略读教学的第一要义是给学生更大的阅读空间,教师要采用主动的教学方法,建构开放的课堂结构,设计灵动多层次个性的作业,与学生一起享受语言、精神成长的快乐。
(采菱小学供稿,撰稿:勇璐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