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学校管理新思维》读书心得
 
《学校管理新思维》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0-10-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亚艳

不同的学校管理者所取得的管理效果之所以不同,并不在于知识量多少的差异,而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难易转换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否做到思维的转型,能否弄清学校管理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在具体的管理实践当中。所以,当充分体悟出学校管理的智慧时,学校管理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反之,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一、收获:

如果是学校的管理者,那么,需要什么样的管理思维呢?是否具备了充满智慧的管理思维呢?如果我们对现实中的种种管理思维进行归类总结的话,至少有两种学校管理思维的表现方式:一种是制定严格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让教职工乃至学生不得不去这么做;还有一种是创设一种良好的学校管理氛围,让教职员工乃至学生不好意思不去这么做。这是两种不同的学校管理思维,必然会带来两种不同的反应结果:一种是唯唯诺诺、死气沉沉、缺乏创新与生命与活力的学校空间;一种则是有正确的导向,宽松有余但不失严谨,并能将每一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能调动出来的工作氛围。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体悟自身的学校管理风格基础上采取一些基本的管理策略,并充分认识到:教师是不可或缺的中介,学生是上帝,不能压服他们,而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掌握管理的艺术,实践管理的智慧,从而帮助管理下的教职员工以及学生不断发展,这是职责与义务所在。事实上,一个能帮助自己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梦想成真的学校管理者,不仅会拥有最大成就感与幸福感,而且他自己也一定会心想事成!

但是,今天看来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就是对员工放任自流,疏于引导。如此成长起来的员工似乎成熟得较晚,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低,不服从管理,善于合作,不懂尊重别人,很难严格要求自己,他们对自己学习和工作成绩的要求也低。表面看来,是个给员工高度自由的好校长,其实在内心,是个比较懒散的人,员工在享受自由以后,会觉得自己像个孤儿似的不受重视和爱护。请注意:长此下去容易变得孤僻和放纵,不思进取。  

接纳是培养教职员工的前提与基础。接纳意味着接纳每一位教职员工,接纳属于这个教职员工的一切,包括他的好与不好、成与败、美与丑等等,这种接纳是无条件的。校长能够做到接纳教职员工的优点并不难,难就难在校长能否接纳教职员工的缺点。校长当然会有不认同教职员工的时候,但自己要十分清楚,也要让教职员工明白“我不接纳的是你的行为或态度,不是你这个人,现在我不喜欢你这行为,期望你改正,但这不会影响我公平地对待你的态度”。唯其如此,才能使教职员工自我接纳。此外,接纳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学习并感染的对待态度,如果教职员工一直在被接纳的气氛中工作着,那么,他们更容易接纳他们的学生和其他的人,当然也包括校长在内。反之,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再也没有什么比被别人接纳更能增加自尊、适应以及积极向上的品质上。对教职员工而言,被管理者所接纳如同被管理者所喜欢一样重要。

信任是一种情感技巧,它是管理者的选择,也是管理者与教职员工承担责任的投资。信任可以换回信任,管理者对教职员工的信任带来的必然是教职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通过相互信任,管理者与教职员工共同为自己及学校的发展负责,同时进一步明确发展的目标和行动方向。当然,信任感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得以加强的,指望在与教职员工接触的一开始就建立真诚的信任是非常幼稚的。调查表明:一个具有良好基本信任感的人将会具有某种特定的性格。以这些性格作为指导,建议管理者可以应用以下问题:(1)必要时,你能不能向别人请求感情上的帮助?(2)你是不是倾向于关注别人的行为的积极方面?(3)你是不是拥有一种乐观但现实的世界观?(4)在获得索取之间,你是不是要寻求某种平衡?(5)在感情方面,你对待自身和其他人时,是不是真诚的?(6)你是不是很舒服地对待亲密感?①所以,信任不仅针对教职员工,而且也针对管理者自己。首先要相信自我,其次增进与教职员工之间的信任,然后再展示信任并努力消除学校中的不信任因素。

期待指明了培养教职员工的方向。作为管理者,应该对学校里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有一种成长与专业发展的期待。期待是一种引而不发,是一种蓄势待发,是一种导向性的指引。要想真正理解期待的培养教职员工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可以重温举世闻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能成为专业的人士乃至专家型的人才,一个教职员工能不能成为专家型的人才,关键是校长能不能像对待“专家”那样地爱他、期望他、培养他。如果教职员工被管理者认为是能干的,他就是能干的;如果教职员工被管理者当作专家型的人才对待,那他就会成为专家型的教职员工。  

二、心得体会:

1、遇事冷静思考,全面衡量:做出正确选择后大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使之更加符合客观规律。

2、我为智慧学校管理者要比较自豪,以师为友,以生为子,全面系统的做处理。

3、在管理工作中要以人为本,要成为引导人,宽容对待每一个职工,严格要求他们成为智慧型管理者。

 4、探寻学校管理的创新方法,重塑学校教师的新形象,关注教师的内疚感,研究教师的自我强迫性情感冲突,多渠道帮助青年教师胜任教育工作,减轻教师的紧张程度,重构青年教师的文化,改善青年教师间的关系,建立合作的青年教师集体。

5、调整自我心态和广泛的教师成为朋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