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采小新闻>>马小集团杨静语文工作室第十二次活动
 
马小集团杨静语文工作室第十二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文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马小教育集团的源泉灌溉着我们这些茁壮成长的幼苗。在这充满温情的浅冬时节,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研讨统编教材中散文的教与学,11月30日杨静名师工作室成员和武进区的部分骨干教师相聚在美丽的采菱小学,为这里的师生带来了一次语文教学的精彩盛会。

首先,由工作室负责人杨静老师执教观摩课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老师愿依着学生兴趣的生长点,聚焦到逛庙会的场景展开重点教学,进而突破难点。杨老师设计了多种学习活动,层层推进。第一环节:配乐引读,营造氛围。第二环节:引导学生默读,批注最打动人的细节。第三环节:在交流过程中,运用联系生活场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并表演缠着父亲买东西的样子,感受吴冠中的懂事。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补充资料和对比读的方式理解家中贫穷以及父亲对我的爱。用从所读内容想开去的方式,在情境中理解启迪。杨老师就像有三十六计,随时从锦囊中取出一个妙计,这妙计恰恰能成为学生抓细节、体会文章蕴含感情的方法。自主探索,在情景中展个性。

紧接着教研员裴红霞老师执教观摩课六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堂上她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创新。她与学生的互动活跃而灵动,沉浸式的课堂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课堂上,裴老师让学生看图取名,用相同的思路取不同的名字,环环紧扣,层次分明。课堂中关注学生的读、思,学思结合,提升感悟。通过换句子,打开学生思维之门,化被动为主动。循循善诱,在思维中看精彩!

最后,裴校长就本次送培活动的主题进行了总结,针对“散文是什么?”“散文教什么?”“散文怎么教?”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例举了《祖父的园子》放到《呼兰河传》里是一部小说,放到语文课本中却是一篇散文。鲜明地指出我们语文老师要知道散文到底是什么。贯穿古今,细致地解释了散文的特点与分类。教导我们要关注语文要素,放弃繁琐的分析。咬文嚼字,于细微处显神韵。

送培课堂,蓬勃生长。此次集团活动的开展,加强了集团各语文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经历了从“悦己”到“越己”再到“悦己”的逐步蜕变,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有效推进了课堂建设。

(撰稿:吴文瑶、虞盈智   摄影:贺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