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学改革产物,有极强的生命力,其结构及组织方式蕴含的课堂革命精神与行动方略远没有被我们认识和运用。我们在实践中提炼出前置探究学习、互动课堂学习、巩固延伸学习有效的“三阶段”组织方式。 前置探究学习。相当于课前的系统学习和探究,让学生接触并学习掌握各类教学资源内容,能够促进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创新点之一。一是让学生学习视频微课,初步掌握学习资源。视频和微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应成为翻转课堂唯一的学习资源。视频比文字有吸引力,但并非所有视频都有吸引力,比如当前盛行的一些视频APP就强于普通视频;要在围绕教学目标上下功夫,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决不能无的放矢;要在简单易行上下功夫,如一部智能手机也可以制作出简易的视频。二是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按时提交相关作业。教师要善于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将各类学习任务细化为相关作业。学习任务是驱动前置探究的“引线”,应对学生有吸引力。要明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提交相关作业。三是评价学习质量,准确把握教学起点。这是对教师而言的教学组织要求,是教师掌握学生前置学习探究情况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有利于调整、完善、修正面对面阶段的教学策略安排。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前置学习缺乏检查,有的到正式上课时才了解学习情况,有的干脆将课前、课中学习变成“两张皮”,各顾各的,完全背离了翻转课堂整体安排教学过程的初衷,大大降低了翻转课堂的效能。 互动课堂学习。互动课堂学习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习阶段,是翻转课堂的革命性创新环节。由于是在学生的前置探究之上,教师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比如在展示“企业的现金收支规定”学习收获时,学生对企业不允许“坐支”难以理解,我们从“坐支”可能带来企业现金管理混乱、带给出纳工作岗位的风险、带来偷漏税风险等角度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提升了学生对国家现金管理规定的认识。最后要组织结构体系,内化知能素养。学校学习是系统化的深度学习,关键要形成“脚手架式”的知识结构、技术路径和技能流程,运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形成内化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体系。互动课堂学习不能停留在碎片化的视频微课学习和讨论协作环节,要引导学生学会建构知识,掌握技能,养成品质。 巩固延伸学习。巩固延伸学习就是课后学习阶段,是翻转课堂学习中尚未引起重视的环节。学习是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并非“先学后教”“先练后学”“先做后教”一个过程就能完成的。翻转课堂应该重视课后的学习,使学习得以巩固和延伸,要在“三个完成”上下功夫:第一是完成课后练习,促进巩固。职业教育强调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和技术技能,更多的不是学到的,而是习得的。第二是完成实践训练,提升能力。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从技术技能培养要求出发,课后的巩固延伸学习要与前两个阶段一样,突出实践训练。第三是完成延伸学习,注重赋能。学习是无止境的,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延伸、拓展学习的渠道和资源。延伸学习还要注重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我们在落实智能财税“1+X”证书时,在课余安排系统的证书内容实践训练,让学生进入相应的平台学习操作,提升了能力,达到了100%的通过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