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小美术信息教研组开展第十二周教研活动
——灵动课堂建构的实践与探索
走过芳菲四月天,迎来充满希望、彰显活力的五月。美术信息教研组为迎接督导,在这多彩的五月欢乐耕耘,教研组全体成员在灵动课堂教学的路上认真钻研,一遍又一遍打磨课堂,留下了奋力前行的身影。
王飞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美术《吹气投篮》,本课是对绘画、设计、手工综合运用的内容。王老师制作多款教具提供给学生制作方法上的提示,同时也激发学生设计制作出更加新颖有趣的吹气投篮自制玩具。王老师通过讨论法、演示法、实践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做中学”,让学生体验创造和游戏的乐趣。朱敏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美术《重复的形》,本课是一节平面构成设计课。朱老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等,让孩子们观察交流自然和生活中重复形的现象,感受重复形的形式美,学习简单的图案设计,通过欣赏、感受、创作来体验重复的形产生的秩序美和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享受造型的乐趣。
虞赛春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信息技术《图形的操作》,本课是一节对图形的剪切、复制、粘贴、不同选择、旋转(翻转)等操作的综合运用课。虞老师从《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跟着羊羊去郊游,郊游前帮喜羊羊戴铃铛,帮美羊羊戴蝴蝶结,再是帮美羊羊照镜子,最后设计绘制美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很好得体现了课堂的灵动性,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解元老师执教的是《智能蔬果分类机器人》,本课脱开教材,属于创新课。学习伊始,学生体验百度AI平台,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图像分类的原理。接着观看了机器人模型的实物演示,对智能分类工作的具体流程有了更形象、直观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习资源,完成KNN分类器工作的脚本搭建。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设计智能分类机器人,完成从1.0到2.0的迭代。学习的最后,师生畅谈、畅享,学生对人工智能有更深的了解,也产生更强大的热情和动力去探究。
课后,袁晓红校长针对每堂课作了细致地点评,提出详实的建议,老师们受益匪浅。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美术信息教研组将进一步深化采小灵动课堂的建构,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让学生学思并进,知行互发,收获一段快乐、充实、有质的学习旅程。
(撰稿:解元 摄影:教研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