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采小新闻>>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学习与解读新课标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学习与解读新课标
发布时间:2022-04-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贺珊

四年级语文组灵动课堂的建构与探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在4月正式颁布,即将在2022年的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采菱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以“灵动课堂的建构与探索”进行深入学习。

钟鹃: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贺珊:通过新课标学习,我了解了:一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二立足教学实践,提高教研水平。三适应时代要求,提升信息素养。四聚焦关键问题,推进校本教研。五加强区域教研推广典型经验。六发挥制度优势,推进研修融合。七依据课改理念设计培训内容。八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培训效果。这8条建议共同指向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突出了三个核心理念,第一个是终身学习的理念,第二个是问题导向,聚焦问题解决的理念。第三是研训一体这样的一个理念。希望自己能够树立专业素养终身发展的意识,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一种专业资源的方式,进而形成自己的一个系统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规划。

梅叶欢: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果能时时想着学生原有的思维状态是什么,何种方法是激活思维的切入点,何种手段能使学生人人积极思考,个个乐于参与,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他们创设探究的氛围,组织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活动中领悟,在创新中发展。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能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凌婷:《新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 “快乐教学”。

汪潮:我们首先要依托新课标中的课程结构和育人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围绕学习主题,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设计基于大任务、大单元、真实情境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恽红玉: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内容学习和思维发展的整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注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培养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

 

宋洪涛:学习了新课标,感觉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不光要精通本学科,还要了解其他学科。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打开了另一扇窗,他们有了一个表达自己的途径,这种表达是开放的、在真实情境下的,这时问题的答案不再唯一,答案有无限可能,学生才会意识到要去创造,去努力,要去争取那个最好的结果,在争取最好结果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会了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这样才能让学习真正的发生,这样,我们的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

孙静芳:新课程标准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让沉闷、闭塞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

总之,新课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统编教材的使用应建立在尊重教学规律,根据不同的学情和实际中进行。语文要 “以文化人”, 担任国家文化的传承重要使命用文化来养育、 滋养学生作为线的语文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撰稿:贺珊 摄影:汪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