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采小新闻>>怀“匠心”炼“匠行”筑“匠魂” ——采菱小学2022年语文新教师汇报课活动
 
怀“匠心”炼“匠行”筑“匠魂” ——采菱小学2022年语文新教师汇报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乔乔

怀“匠心”,炼“匠行”,筑“匠魂”

——采菱小学2022年语文新教师汇报课活动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青年教师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为驱动青年教师汲取奋斗力量、强化内在心力和外在能力,采菱小学在6月15日开展了2022年语文新教师汇报课活动。

六位青年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在课堂上合理运用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他们有的课堂语言生动、形象,极具有亲和力;有的方法新颖,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基本功扎实,课堂张驰有度,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呈现出不同的精彩。

首先,低段青年教师用循循善语引导学生体会语文知识的独特魅力。

顾震岳老师执教了《羿射九日》一课。顾老师抓住了神话故事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找关键字词的方法充分感受到了神话的魅力。在课上,顾老师让学生展开了大量的想象,让语文课堂变得有趣。继而又将这些想象与课文相结合,让学生在畅游神话情境中,理解了字词意思,理清了文章内容。

陈雪雅老师执教了《小毛虫》一课。本课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短文理解词句,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句在文中的意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伙伴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悟。自由读、轻声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使学生采用自己喜欢读的形式进行“读”的训练,通过“读”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梁丽雯老师执教了《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文主要围绕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和分别向谁借尾巴展开教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习:1.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2.小壁虎是怎样向老牛借尾巴的?23.小壁虎怎样向燕子借尾巴的?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也是这三个方面。梁老师利用这三个问题来设计教学思路,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最后的拓展部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吴文瑶老师执教了《棉花姑娘》一课。该课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根据本文的特点,吴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体验情感、指导朗读上,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如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等。借助插图,带领学生感悟棉花姑娘生病时的痛苦感受,并在此基础上想象棉花姑娘病愈后高兴愉悦的心情。

接着,高段青年教师用谆谆教诲启发学生感悟语文知识的丰富内涵。

虞盈智老师执教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虞老师将整节课的教学任务分成若干部分,有利于学生完成,师生互动多,课堂气氛活跃。在导入部分多角度解题,以快慢朗读感受主人公的急和慢。初读环节沿着时间顺序,按照划好的段落圈关键词、填表格梳理文脉,从孩子自己概括逐步升级到复述的单元要素。精读部分聚焦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品味人物性格, 从典型细节如何表现突出个性入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要求更规范更严谨。

梅叶欢老师执教了《巨人的童话》一课。这篇课文被喻为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课堂上,梅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到童话优美奇妙的意境中,使之感同身受。一开始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神奇之处,接着顺势而导,梳理文脉;接着感受花园的美丽与荒凉,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读中感悟,以读见悟;抓住花园“变化”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让学生在静静的默读思考中,在细细的语言品味中,在对比朗读、想象说话中,理解童话的内涵。

最后,在方燕副校长和杨静主任的带领下,评委和听课老师们积极探讨青年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和实际课堂呈现,提出了“脚踏实地”的建议,丰富了大家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采菱小学的教师们用“灼灼匠心”,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用“过硬匠行”,练就精湛的课堂把控能力;用“基层匠魂”,练就热血沸腾投身教育的赤子之心!展灵动课堂,育灵动学生!

(编辑:乔乔  摄影:张浩)

 

IMG_9585.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