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数学组灵动课堂建构的实践与探索 4月22日下午第二节课,采菱小学高年级备课组的灵动课堂教研活动如约而至,本次是贺勇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 贺老师首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圆,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接着展现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有关圆的画面,这样的引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然后贺老师通过四次画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初次画圆,体现了画圆的多样性;二次画圆中,学生学会了圆规画圆,了解了定点和定长;第三次画圆中,通过自学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在比一比中学生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第四次画圆中,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合作探究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特征以及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这一开放灵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了半径、直径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分散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巩固练习中,贺老师更是充分发挥了希沃白板的功能,直观地用“一中同长”解释了怎样投球比较公平和圆桌、阴井盖的设计奥秘,了解到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还了学生。整节课,贺老师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让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了圆的“完美”。 课后,备课组在徐亚艳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热烈的评课,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一直认为贺老师的课大气、沉稳、精彩,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最后,在李亚老师的带领下,高年级数学老师一起学习研读了2022版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将指引我们数学教师更加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如何落在学生身上,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素养表现,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打造灵动的数学课堂。 (撰稿:陈丽萍 摄影:李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