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张栻教育思想视域下 “书院型”学校建设的研究>>教师成果>>桂敬芽论文《小学作文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获评武进区二等奖(2021.12)
 
桂敬芽论文《小学作文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获评武进区二等奖(2021.12)
发布时间:2022-07-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桂敬芽

3.png

小学作文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

江苏省武进区采菱小学     桂敬芽

摘要:众所周知,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作文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虽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也不断积累和摸索出了一些不错的作文教学方式,但是在作文教学中还是会存在着一些误区,会有新问题的出现。如何找准问题出现的根源,真正走出作文教学误区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就小学作文教学误区以及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误区   对策

引言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写好作文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面对写作要求,小学生不懂得如何起笔,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内容,加之语文教师相对僵化的写作教学方式,使得小学生在面对作文时会不自主地想要逃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还是在写作教学理念和方式上面,如果语文教师可以寻找到适合小学生写作需求的教学方式,其必然可以改善这一状况,让小学生不再畏惧写作文,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寻找到写作的乐趣。

一、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分析

1、多读书等同于写好作文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会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和家长一味地强调要多读书,不断给学生和家长传递这样一种思想,即多读书等同于写好作文。的确,如果小学生可以多读一些书,那么在写作时就会有更多的写作灵感和写作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多读书就可以写出好的作文,读书应该是一件心甘情愿的事情,是兴趣所在,而不是被人要求和逼迫,这样反而会使得小学生对读书产生抵触情绪,因为他们在被人要求和强迫的前提下是感受不到读书的乐趣和价值的。现在小学生的阅读因为教师和家长的参与,变得越来越具功利化,教师和家长在为小学生购买图书或者选择书目时,很少会寻求小学生的意见,也不会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只是侧重于那一本书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或者对他们的生活有用。试想,如果小学生每天捧在手里读的不是《十万个为什么》,而是各种《日记大全》、《作文选》之类的书籍,久而久之,小学生的读书热情必将耗尽,作文内容也尽是精美语段的默写,空有其表,实则无温,这对于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来说意义不大,其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成绩,但其也会在一定层面扼杀掉小学生对读书的热情,弊大于利。

2、格式化写作模式,千篇一律无特色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他们有着常年写作教学经验和作文评分经验,在他们的头脑当中已经熟知什么样的作文可以得高分,学生用什么样的写作模式来写作文会受到教师的欣赏。因此,他们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会下意识地教授给学生固定的几套写作模式,让学生参考使用,面对不同体裁的作文要求,小学生也会形成思维定势,一看到要求便立即对应写作模式。小学生按照教师教授的写作模式来写作,即使得不到高分,但也可以保证正常分数,不会大起大落,安全系数高。这样的写作教学是非常不明智的,其虽然可以保证小学生作文分数的稳定,可是其会在很大程度上局限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久而久之,小学生会养成非常固话的写作思维,伴随着年级的增长,这种成习惯的思维弊端会慢慢凸显出来,其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便利的。

3、写作评价犹如雾里看花,欠缺针对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语文教师对小学生作文的评价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其不再像原来那般直接指出写作问题,一语中的。新课程提倡语文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要尽可能减少否定性词语的使用,要有启发性,要给予小学生尊重,维护小学生的自信心。这一要求落实到实际层面,有很多语文教师便呈现出了极端化的表现,在对小学生作文的评语当中,尽是夸奖和肯定之词,很少有实质性、指导性内容,小学生在阅读完教师评语之后也会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知道老师是在说自己写得好还是写得不好,更不知道该如何修改和完善,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得作文评价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价值,对于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也很难起到帮助作用。

4、梯度不分,训练无序

当前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只关注本阶段的写作教学,只对本阶段的写作教学负责任,并没有建立起全局意识,不能从宏观层面上把握清楚写作及教学目标,中年级在辛辛苦苦指导谋篇布局,高年级又在一个劲儿矫正标点符号,或者重复指导,缺乏层次性,导致梯度不分,训练无序。小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语文教师的要求来进行写作训练,写作学习缺少连贯性,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模式,一进入到新的年级,或者一换新的语文教师,便很容易出现无所适从的问题,每次都是从头学起,每次学习写作知识都会有一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学习写作时间越长,写作逻辑越发混乱。

二、小学作文教学教学策略和建议

1、打造写作教学软环境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需要慢慢积累和训练,因此,语文教师不可操之过急,要有足够的耐心,拿出足够的时间来慢慢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将其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小学生打造出写作教学软环境。关于这一点,建议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在日常学习中强化小学生的语文功底

小学生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与日常语文学科的学习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语文课程中学习到的字词句段都是小学生写作的必备知识,这也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下意识地加强对小学生字词句段的教学力度,要在潜移默化中去强化小学生的语言功底,打好语言基础,才能更好地利用语言。

第二,语文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水平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模仿的重要对象之一便是自己的教师,小学生的书写和言谈和自己的教师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相似度,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和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尤其是在和小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逻辑、语言风格以及价值理念,要尽可能在小学生面前保持好积极正面的形象,有时候教师说话的内容很有可能成为他们写作时罗列语言的重要素材,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善言、博学,要时刻向小学生传达正确的语言信号和内容。

2、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生活是最丰富的写作素材,要想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让小学生和生活有着更为深入的接触,要帮助小学生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生活的样子,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小学生依靠自己的想象去创造作文中的人物、景观以及故事。在现实生活当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存在着对小学生的过度保护,导致小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并不全面,在很多小学生眼中,生活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他们单独创造的象牙塔,美好且安全,但同时也单一和乏味。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当中,小学生的写作更像是在闭门造车,难度只会越来越大。基于此,建议语文教师要带领小学生走出写作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去感受真实的生活,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用真实的生活来激发起他们写作和表达的热情。

3、明确写作目标,有序开展训练

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小学生的写作训练并不是从三年级才开始的,其在小学生刚升入一年级时就要下意识地进行培养和铺垫,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一些简单的看图说话或者词句表达教学去为后续写作学习做铺垫。此外,语文教师要树立起全局意识,要认识到小学生的写作训练需要一个连贯的过程,要构建起一个整体的写作教学计划,按照不同学习阶段来给予针对性的写作教学和指导,保证小学生写作思维的连贯性,要有顺序、有目标地开展写作训练,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才可逐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和维护好小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全面提高小学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要知晓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寻找问题发生根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悟新课标精神,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寻找到高效解决之道,逐步升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覃继新. 探究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中外交流, 2019, 026(019):356.

[2] 清璐.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14):0261-0261.

[3]马佳伟. 如何提升小学四年级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10):50.

[4]熊莉. 放飞心灵 快乐作文——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 2020(13).

[5]张丽莉.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口语交际结合的训练策略探究[J]. 读写算, 2019, 000(003):112.

[6]卢君.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高效教学策略探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6):74.

[7]李琼. 课外阅读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应用策略探究[J]. 国际教育论坛, 2021, 2(12):116.

[8]张东利.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高效教学策略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001):2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