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书院小先生”德育活动整体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文献资料>>新型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新型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崔沥云

新型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作者:王斓
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23期

        摘要:在我国,书院制教育源远流长。它萌芽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普及于清代,在清末被改为学堂。近年来,我国高校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在借鉴国外著名高校住宿学院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书院制教育培养管理模式。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组织承担着进行思想教育、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培养的能力。

        关键词:书院制;学生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40-01

        一、我国高校新型书院制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书院制教育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从唐代末期开始,于五代开始蔓延,宋元明时期发展,清末之际,从戊戌变法后被称为学堂,不久之后被禁止。

        从实践来看,香港中文大学是中国最开始实践书院制的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汕头大学、上海大学成为新型书院制的新试点。我国部分学校之前也参与过新型书院制和新型社区制,但是后来都消失殆尽。

        二、学生组织在新型书院制模式下的架构与职能

        (一)香港中文大学敬文书院与复旦大学腾飞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是全港唯一设有书院制度的综合大学。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敬文书院学生会会章,学生会主要下设机构为代表会、干事会以及各属下团体。代表会是最高日常监督及民意代表机关,负责监督干事会及属会,以及执行会章所提及的相关事务,并向全民机关及联席会议负责。

        复旦大学腾飞书院拥有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和学生监督委员会两个学生组织。腾飞书院自管会是在腾飞书院院务委员会、导师工作委员会以及团工委(筹)指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设有主席团及各部门书院学生自管会主要职责有:建设和管理书院的公共空间。

        (二)苏州大学敬文书院

        苏州大学敬文书院是借鉴国外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苏州大学建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体制。敬文书院是江苏省首家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住宿制书院,其学生组织对于书院的建构也是书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敬文书院的学生组织在主席团的领导下分成八个中心。新闻中心负责敬文书院各种活动的宣传以及新闻报道。关爱中心主要负责学生奖惩助贷方面的工作,做好学生医疗保险、爱心基金等学生事务方面的工作。引航中心管理科技人文融通计划、领导力培训计划这些重点项目,打造学生会自我管理的明星品牌,比如敬文讲堂等。而创新中心则管理各类科研型、创新型、学术型竞赛和项目。发展中心协助指导同学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健康中心关注同学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文化中心组织丰富多彩的书院文化活动。志愿中心则负责书院同学各种志愿活动的参与。

        三、新型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的发展

        (一)以苏州大学敬文书院为例加强学生组织的建设

        1.学生组织的主要功能和任务

        (1)学生自治。学生自治意识的大大增强是书院制中显著的改变。敬文书院的学生会成员是由书院的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自身招募,通过笔试、面试以及最终评审一系列过程和学生主席团商量和讨论出最终名单。

        (2)加强师生互动。导师制是新型书院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了书院社区的学术和科研氛围。敬文书院通过在学生会设立导师联络人,与各个学院的导师进行实时交流,发挥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培养学生能力。书院重点施行的三大核心计划——科技人文融通、生涯发展辅导和领导力培育计划(简称SCL核心计划),以及书院3I(Interdisciplinary&Inquiry&Innovation)工程项目,让学生通过科研、比赛、活动、学习各种方式,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加强,成为符合敬文书院要求的研究型国际化高素质综合人才。

        2.学生组织的自我管理作用发挥问题

        在苏州大学敬文书院的建设实践过程中,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得到最大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敬文书院成立之初,书院就成立了学生服务中心。假使能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建设发挥到最大,那么对书院的学生组织发展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此,当书院学生在书院社区中意识到了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我建设、自己服务和自我管理才得以施行。

        3.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书院制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敬文书院的学生拥有原学院和书院的双重身份,从各个学院走出来的学生干部的思维方式和特色也都不一样。也许在和原学院交流的过程中,书院本身的学生组织会出现部门职能紊乱的问题。当特别是各学院的学生自管增强,原学院的工作与书院的工作一起执行,很轻易就会发生多头管理和领导的情况,容易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对学生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此外,导师制是书院的一大特色,师生互动更是书院制的灵魂。学生组织要在载体上有所创新,如经常组织师生论坛,邀请有一定学术知识的导师和学生公开辩论,从师生沟通和学术上进一步交流;以及书院目前正在筹备的“高桌晚宴”师生共膳活动,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可以借此调动书院的导师学生助理团的积极性,辅助导师进行导师沟通对接,记下各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导师在书院的工作更有价值,更有主动性。毕竟,在大学,学术是所有学生的第一要义。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晓斌.新型书院制: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13(5):96.

        [2]黄厚明.书院制与住宿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08-113.

        [3]王剑敏.英美大学住宿学院对“两院”共同育人模式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5:03-04.

        [3]王笑媛.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架构及其功能探索[J].药学教育,2015:31,36.

        [4]陈晓斌,单德伟.书院制社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高校辅导员,2013(8):50.

        [5]田建荣.现代大学实行书院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3:60-6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