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采小新闻>>采菱小学第三届书院文化节教师读书活动之开一场主题沙龙
 
采菱小学第三届书院文化节教师读书活动之开一场主题沙龙
发布时间:2022-05-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勇璐琰

为迎接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按照采菱小学第三届书院文化节教师读书活动部署,各备课组围绕“学习2022版新课标”主题展开沙龙研讨活动。

五—六语备课组学习2022年版新课标
发布时间:2022-04-28   点击:79   来源:原创   录入者:勇璐琰

五—六语备课组学习2022年版新课标  

——五六年级语文组灵动课堂建构的实践与探索

4月28日,五—六语备课组按照课程中心的要求,开展“学习2022年版新课标”的沙龙研讨活动

郑国民教授先后提出新课标的四大内容变化,即价值引领变化,以文化人的道德导向变化,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学习任务作为导向的素养导向变化,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立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实践变化。强调情景,特别是强调我们语言文字学习的真实的学习的情境变化。这些变化过程是基于教学实践的标准,也是一线教师未来课堂教学的方向。

围绕“新课标新在哪里、有哪些变化、新增了哪些内容?”备课组进行了深彻探讨。方燕副校长透过新课标认为语文教学发展仍然是守正创新,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也要与时代紧密相连,让大家对于教学实践和教学模式的理解更加沉淀,明确了未来的教学发展目标。

备课组成员共同学习了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和理念,对新旧课标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力图深研课标,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语文新课标的研读,是对语文教学趋势的进一步理解,也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明晰。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依托新课标,深耕灵动课堂,更要不断钻研新课标,在语文教学思考中做到学思并进,知行互发,学以致用。


中年级数学备课组第十二周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28   点击:27   来源:原创   录入者:闵洁

428日,采菱小学中年级数学备课组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了2022年版数学新课标。

从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和课表内容四个方面,研读文献资料,观看专家解读等多种渠道深入了解和学习了新课标。通过学习,老师们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只有真正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才能为孩子们奉献出既好吃有营养的数学。

以下是老师们的心得体会:

闻文:数学新课标新增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让数学和生活更贴近,让孩子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让孩子知道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增强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要去钻研形而上的偏题难题了,未来应用类的题目会越来越多,学科联合类的题自会明显增多。

吴鸣凤:数学是基础学科,无论哪一门学科都有数学的身影。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2022版课标”中指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应用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学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陈可泓:新课标解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徐峥: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仅提供一些生活背暑的素材,还要我们教者细心揣摩发现与数学背景相关的素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逐渐完善,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汤云骥: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2022版课标”要求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邓晗:2022版新课标发布,数学学科新课标的表达很清晰。数学教育,最后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这就是理性思维!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语言,就是理性的眼光,理性的思维,理性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的世界需要回归理性,就必须让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孩子,都学会数学,学好数学!

张雨欣:新课标中对学生的综合教学评价有了更合理全面的评价和考量标准。我们不能再局限于以作业质量和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评价主体,要积极转变新的教学评价思想,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质量及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评价环节,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以及教师点评都要面面俱到地体现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也要求教师对学生在数学应用过程中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对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不仅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数学课堂表现,还要结合学生课后活动、学习作业态度等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我们要以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方式去考量一个学生的学习优秀与否。

(撰稿:徐峥)

微信图片_20220523153042.jpg

微信图片_20220523153057.jpg

走近2022版英语新课标
发布时间:2022-04-29   点击:150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莉

                                 ——灵动课堂的建构的实践与探索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程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提高我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把握学科教学特点,使新课标理念根植于教师心中,4月28日,采菱小学英语组开展了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学习活动。

老师们从整体上让大家了解了英语课程标准的新变化,并分享了自己学习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之后的心得体会。她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立德树人。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将课程标准的理念、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多尝试,多改变,使学生能在先进的、高效的课堂中提高英语学科的综合能力,发展成有理想、有信念、有价值的创新人才。

    通过此次学习研讨,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对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有了较深刻体会。然而,一次的研读远不够,她们还需要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努力真正将新课标的思想和要求落实到每一节课的实际教学中,从而打造更高效的英语课堂,达到英语育人的目的。

b25dca71461a1ad193ac4cfb3a0ab8b.jpg

体育科学组解读新课标
发布时间:2022-05-22   点击:238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阳婷

  

体育科学组解读新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在4月正式颁布,即将在2022年的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采菱小学体育科学备课组以“灵动课堂的建构与探索”进行深入学习。

体育: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体育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心的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提练出的关键字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活动、增强指导性、加强学段衔接。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体育课程的需求也从“有课上”到“上好课”。
首先我们转变对体育课知识学习的看法,双减下的体育课,体育素养,不只是玩。以前的教学跟生活相脱节,现在就不能这样了,得和生活相结合起来,学完知识只是第一步,能把所学体育知识运用起来,养成终生体育观,这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其次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组织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育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将跨学科融合作为课程内容之一-,体育教学中的融合有哪些呢?下面提供一下自己的体育跨学科的备课思路:

1.从生活中切入,寻找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点。如:地震、溺水等自然灾害中的安全教育。

2.从场景中切入,寻找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点。如:抗日战争时期王小二送鸡毛信。

3.从节庆中切入,寻找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点。如:冬奥会、民族传统体育。

4.从其他学科中切入,寻找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点。如:语文古诗、数学积分、地理知识、音乐节奏、美术视觉效果、科学常识等。

科学:科学课程设置13个学科核心概念,是所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1.强调进阶,配合学生发展 

考虑不同学段的学生处于什么水平,再根据学生思维的进阶设计课程,完成学生素养的进阶。做到“三适合两遵循”:适合学生的兴趣特点;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适合学生的知识经验;遵循学科的内在逻辑;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

2.思维探究,促进深度学习
关于教学的思想,教师需要整合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各种教育学方式的基本要求,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型探究实践。
  在科学里面最核心的教学方式是探究式教学,也是科学教学的主导方式。从探究式教学发展阶段来看,表面上提的是探究,实际上关注的是思维。

总之,新课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统编教材的使用应建立在尊重教学规律,根据不同的学情和实际中进行。

(撰稿:李阳婷 摄影:郑恩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