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采菱小学中年级数学备课组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了2022年版数学新课标。 从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和课表内容四个方面,研读文献资料,观看专家解读等多种渠道深入了解和学习了新课标。通过学习,老师们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只有真正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才能为孩子们奉献出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 以下是老师们的心得体会: 闻文:数学新课标新增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让数学和生活更贴近,让孩子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让孩子知道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增强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要去钻研形而上的偏题难题了,未来应用类的题目会越来越多,学科联合类的题自会明显增多。 吴鸣凤:数学是基础学科,无论哪一门学科都有数学的身影。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2022版课标”中指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应用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学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陈可泓:新课标解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徐峥: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仅提供一些生活背暑的素材,还要我们教者细心揣摩发现与数学背景相关的素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逐渐完善,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汤云骥: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2022版课标”要求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邓晗:2022版新课标发布,数学学科新课标的表达很清晰。数学教育,最后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这就是理性思维!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语言,就是理性的眼光,理性的思维,理性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的世界需要回归理性,就必须让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孩子,都学会数学,学好数学! 张雨欣:新课标中对学生的综合教学评价有了更合理全面的评价和考量标准。我们不能再局限于以作业质量和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评价主体,要积极转变新的教学评价思想,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质量及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评价环节,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以及教师点评都要面面俱到地体现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也要求教师对学生在数学应用过程中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对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不仅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数学课堂表现,还要结合学生课后活动、学习作业态度等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我们要以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方式去考量一个学生的学习优秀与否。 (撰稿:徐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