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组“灵动课堂”范式落地的实践与研究
《将相和》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本单元的语文训练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时,梅老师紧扣单元主题,落实语言要素的要求。在导入部分,设计“快问快答”的学习活动,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训练学生下意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最可贵的是材料和课堂内容有联系性,为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提供帮助,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初读课文部分,出示本课快速阅读技巧,并让学生记下阅读时间;出示课外补充材料时,“你一眼看到了多少内容?”等方法都是落实本单元语言要素的有效方法。
本节课设计思路精妙,课堂设计既有梯度,也有含量。由疑问导入初读;初读后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借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和内在因果关系;再走近蔺相如,品味人物特点。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几个孩子站起来便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
整节课教师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课堂充满勃勃有生机。
最后,方校长诚恳又高位的引领让我们整个五年级组的老师们如醍醐灌顶,受益颇多。我们会继续探究、落实采小“灵动课堂”的要求,实现以人为本,学思并进,学以致用,知行互发的教学理念。
(撰稿:宋洪涛 摄影:贺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