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灵动课堂”范式落地的实践研究
江南九月风光美,桂子飘香秋意浓。为更深入有效地研究“双减”背景下“灵动课堂”范式落地,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武进区采菱小学全体语文组成员于9月23日下午开展了9月份主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二年级语文备课组进行组织,聚焦识字教学。
活动伊始,采菱小学的冯亚和李丹老师先后为大家带来了二上语文第二单元识字4《田家四季歌》第一、第二课时两节优秀观摩课。
冯老师在教学识字过程中非常重视识字方法的渗透,灵动识字,精彩纷呈,从拓展字义、关注生活情境中到利用造字方法、抓住偏旁的意思化解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整体来看,这一课时的识字教学,方法是多元的,是有底蕴的,形式是灵动的,效果是成功的。
李老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再以读来巩固加深识字、学词的成果,把看图、识字、学词、朗读连为一体。在学习生字时,采用猜字谜、说话、说成语等方式对生字的音形义进行学习,并学会运用。李老师在学习秋季儿歌时给学生提供了许多秋季的农作物的图片,并提供了句式让孩子们进行仿写,贴近生活而充满童趣,学生说得精彩纷呈,浓浓的语文味溢满课堂。学完课文后,李老师还让孩子们仿编花园四季歌,孩子们同样也展示出非常优秀的语言素养,可见李老师平时的语文教学非常扎实,孩子们的语文素养非常优秀。在指导书写时,李老师用主笔突出、间距均匀、长短变化三个要点去进行指导,非常专业,评价时能根据指导要点去进行评价,还用加星的方式鼓励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去写好每一个字。
两位老师都能依托于课本而不局限于知识本身,寓教于乐,把课堂真正交还给了学生。两节精彩的教研课后,教师们参与评课议课。梁丽雯老师和吴文瑶老师作为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课感受和见解。
随后,管敏老师为大家做了《关注汉字思维 玩转识字教学》的讲座,分享了识字教学的一些心得。管老师认为: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统一,是我们思维和交际最重要的工具,我们把凝结在汉字中的思维方式称作汉字思维。她提出孩子们应该字正腔圆地去读汉字,在遣词造句时要字斟句酌。小学低年级正是打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所以我们要教孩子越识字越聪明。
最后,方燕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对二年级备课组组织的这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无论是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两位老师的主题式评课,还是管敏老师的讲座,都是可圈可点。同时她强调,语文教师要重视新课程的“学习任务群”和“学业评价”,重视真实情境的建构,既是学习任务群高效开展的重要因子,也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语文组要将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到每次的教研活动中,做到每次有确定主题、固定场所,让语文教研真正落到实处。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笃学躬行,踔厉奋进,教研之花香飘采小!
(撰稿:吴文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