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4日下午,国家级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学单元学习群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聚于武进区采菱小学,进行第十二次研讨活动,采菱小学高年级数学组的教师一起参与学习。采菱小学责任督学、区教师发展中心马伟中主任参加活动并对课题组进行专业引领。本次活动主要分为“课堂展示、主题分享、研讨交流、专家引领”四个环节。
首先,吴鸣凤老师和陈可泓老师分别执教了数学概念课《认识多位数》和《多位数的读写》。吴老师巧用游戏环节设置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知识迁移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然后采取“放”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完善亿以上数位顺序表。整节课,吴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感受具体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发展数感,使教法为学法服务,并最终达到和谐统一。陈老师这节课基于上节课对于数位顺序、数级的概念性学习,承接到了多位数的读写。从整万数的读法出发,方法迁移到整亿数和含有万、亿级的大数的读法最后过渡到写法上。整节课以评选“班级播音员”为串联,从培训到考核环环相扣,体现了课堂的趣味性。
接着,邓晗老师分享文化渗透课《计数方法》,介绍了计数单位的由来和发展历程,体会数学的奇妙,感受我国古代数学作出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为课堂教学注入文化色彩。闵洁老师讲述了的实践活动课《一亿有多大》,主要引导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借助比较熟悉的事物的数量来推算1亿有多大,进而从量的角度感受1亿这个数的实际大小,增强对大数的把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任韧校长从看课标、看学生、看教材和单元设计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单元解读,对小学阶段整数部分的认识进行整体、系统的架构,并介绍了在大单元整体教学时的思考和做法。
最后,马伟中主任高度评价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细节处理,充分肯定本次活动策划和组织过程的“精心准备”,以及教师个人素养和团队智慧的“精彩呈现”。同时还分享两点体会:一是认数的重点是呈现计数单位,关键是创造计数单位;二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是结构化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的三要素——连续、关联和循环,三者紧密联系。
督学进校园,引领新课堂。马主任每一次到采菱小学,都给老师们带来最前沿的资讯、最先进的理念、最接地气的方法。善发现,肯定学校课堂改变;重鼓励,提升教师教学信心。而与国家级课题组成员共研课堂,更是打开了老师们的眼界。
编辑:邓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