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地发展,体育组于2月22日上午在会议室开展了《“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沙龙研讨活动。
首先,各位老师说明了各自负责年级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情况:各班准时到达操场,并能根据每周的活动任务正常开展。但还存在着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一、低年级的活动项目较为单一简单,运动强度小。二、部分运动项目,学生不能熟练掌握,导致运动密度低,负荷小。三、器材归还以及器材损坏的情况需要分别处理。
其次,针对这些问题,各位体育老师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周明智老师认为,要继续增加一些新颖的器材设施,丰富活动项目、活动形式;开发利用已有的器材设施,发挥它们的多种功能。陈诗雨老师表示,由于部分项目的强度较小,可以先集体进行统一的跳操,然后再进行各个单项活动;也可以两个班为一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活动,交换活动内容。吴唯佳老师提出了实际的问题,各班级的器材归还需要统一,如大型的无法带走的器材放到器材室,小型方便的器材,如滚铁环各班级自行保管,待滚铁环活动结束时归还到器材室。程豪老师提出了想法,可以将大课间活动项目与我们需要比赛的社团训练项目相衔接,多一些班级参加足球、篮球项目,既可以为我们选拔人才,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基本功。朱峰老师认为,相邻的两个班级可以交换活动内容,增强趣味性。
最后,王龙老师整合了各位老师的意见和想法,总结如下:
大课间活动再细化、丰富。大课间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规定项目、自选小游戏、体质达标测试项目。器材由各班负责,小巧方便的带回班级由班主任统一保管,大型器材需要直接归还到器材室的,摆放整齐,各班级在使用时要爱护、保养好。制作大课间活动评分表,将对教师到位情况,班级活动开展情况、归还器材情况、进场退场是否有序迅速等进行评分。
此次沙龙研讨活动,各位体育老师发表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将想法落实到行动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采菱小学供稿 撰稿:陈诗雨 摄影:朱峰 审核:王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