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中午,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六位老师就“双减”背景下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解读进行沙龙研讨。邹锦钰老师主持本次研讨沙龙活动。
崔沥云老师认统编版语文教材有如下特点:降低了学习难度。教材的编写考虑了经典性,可读性。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教给孩子具体的读书方法。杨沁老师提出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小阶段,特意开辟了“和大人一起读”,“我们爱阅读”等栏目。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第一单元开始,就教孩子很好地去把握停顿,连读,甚至是情感的处理。传统文化篇目的增加,重视了中国文化的熏陶,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归属感。
最后,李维老师总结发言通过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及时更新理念。由过去的先学拼音到现在的汉字为先,教师要明确改变的目的和意义,搞清拼音的作用是辅助识字工具,而不是识字的唯一途径。教师自身要正确认识教材编排的目的,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教师自身要适应改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来适应新教材。2.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每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3.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的业务能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传统文学篇目的学习和研读要到位。自己要有阅读的习惯,自己读带领学生读才能达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通过学习和交流,大家对今后的语文教材解析有了明确的方向。相信在今后,采小六年级语文组定能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采菱小学供稿 撰稿:杨沁 摄影:杨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