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风微凉,时光恰好正当时。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加强大家对大单元教学、项目式教学的理解,助推本学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高品质课堂。2023年9月28日上午,采菱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践行“灵动课堂”范式落地教学研讨,组织开展“30+10”主题教研活动。
活动中,周颖老师执教《蟋蟀的住宅》一课,积极落实新课标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目标,合理发挥教材的作用,设计清晰明了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让学生在读中明观察,在读中悟写法。通过游戏活动导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了学生。为我们呈现了一节风趣幽默而又精彩的高效课堂。
在《爬山虎的脚》一课中,崔沥云老师着重突出了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教学内容既具有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精准构思,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扎实、新颖。在细读文章,感受准确表达的活动中,崔老师从蕴含在普通之处的细节入手,鼓励并耐心细致的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主要内容”生发出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环节,最终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连续细致的观察,准确生动的表达。
评课议课环节中,杨娟老师认为周老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新颖,重难点设计有层次。以教师对课题质疑为导入,并以此让学生去探访蟋蟀的住宅,引导学生读书,激起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兴趣,直奔文章中心。周老师语文素养较高,教态亲切自然。袁娇老师认为崔老师善于联系书本内容,能联系本单元的习作观察日记,运用观察表格更细致地观察爬山虎的脚,为本单元的习作教学奠定了基础,也彰显了大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脉络清晰。
第三个环节由李晗主任进行主题讲座《习得观察方法,导向准确表达》。李晗主任在讲座中明确了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指向阅读、一个指向写作。明确了训练要素后,就要进行整体地建构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中,加以自己的联想想象,通过实践训练,引导学生的观察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没有方法到有方法、从用眼看到用心观察,并用文字清楚地表达出来,成为“习作”。
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更好的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方燕副校长简明扼要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方校长首先对四年级语文组老师们精心呈现的教研活动给与了充分肯定,提出要从学生年段特征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指向性。并亲切嘱咐老师们要重视打造灵动课堂,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要加大思维含量,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文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希望我们采小语文组的老师们能始终保持求知若渴、锐意进取的心态,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更加紧密团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采菱小学供稿,撰稿:蒋弘俐,摄影:蒋弘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