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初备课组活动时间地点:

二、期初备课组活动具体内容:
1.制定计划、安排活动:
首先,各备课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行事历、围绕学科课题,制定好学期计划和备课组研究专题。表格见附件。(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表填写好后一式两份,一份放在备课组材料中,一份于21日17:00前打包电子稿发给课程中心吴鸣凤老师。)
其次,安排教研活动。备课组长带领组员制定好本学期每月的双周教研活动计划,本学期共9次。每次教研活动至少保证两节课的时间,明确每一次执教者(上完后说课)、主评者、主讲人、开展形式,备课组老师轮流写好通讯报道。平时活动提前一周通知到每位老师,具体的内容和时间地点要求在每个单周五上午发给吴鸣凤老师,由课程中心统一发校园网。
特别说明的是:每个备课组至少安排一次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期初备课组活动时,集中商讨具体方案,即学科组合、执教内容的选择;于第一周周五前报至解元老师处,由课程中心协调具体时间;另外,备课、上课过程中多学科老师都应卷入其中,参与跨学科的课前、课中、课后。
2.集体备课、备课要求:
首先,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以多样:沙龙、讲座、看名师录像、集体备课、案例分析等。期初活动要求备课组长组织备课组成员认真学习本册教材分析,主要抓住本学期的重难点,把相关知识进行梳理,然后就前两周的上课内容进行集体备课。
其次,全体教师都要提前两周备课,其中新教师备好详细教案,40周岁以下教师手写备课,40周岁以上及五级梯队教师使用统一的电子教案进行备课。每一课时都写明教学目标等具体元素,细化二度、反思、作业设计等版块。备课组长认真把关,每位教师在当周周末之前再次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对教案了熟于心,确保下周的课堂教学质量,不打无准备的仗。
3.课堂常规管理要求:
(1)老师们要领会灵动课堂的课堂文化和操作要领,内化落实采小好课标准,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不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结合项目主题:伙伴林:基于共生理论的灵动课堂探索,在执教者的说课、其他老师的评课中均要有体现,这也将是教学常规检查中增加的一项重要内容。
(2)细化上课环节,深耕“灵动”课堂,落实学生上课、听课的习惯,建立常态化考评。本学期开始每两周一次达标细化考核,人人参与,班班不落,逐项训练,如第二周周五考核项目为“三姿达标”:学生听课坐姿、回答问题的站姿、手持书本读书的姿势。
4.优化作业设计要求:依据“菱作业”管理项目,建立课例研究、学业诊断、作业设计、考试命题评价等研究中心。继续强化作业总量控制、强化作业质量提升、强化学生习惯培养、强化教师责任落实;同时,本学期创设“作业大观园”,开展两次专题作业展:一次是3月初的假期实践性作业展评,另一次是融学科作业展评,展评地点从教师拓展到校园,评比范围从班级扩大到年级。
5.听课要求:学校行政、中层、学科负责人、年级组长、备课组长要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每两周将所听课的成绩(分数),优秀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汇总到课程中心。听课本上写好评价,具体听课要求见听课笔记本前言。
6.做好档案:各个备课组长把本学期教案、课件分别打包,复制到档案室的电脑中,形成学校电子资源库。同时备课组长做好备份,把本学期的教案和课件平时就要作及时的修改完善,以备下学期这个年级使用。
7.总结要求:每个教师学期末写好教学总结放在备课本最后一页。备课组双周每次教研活动材料纳入月考核检查中,期末写好备课组活动总结,均作为备课组材料上交课程中心,并准备在学年末进行汇报,将举行优秀备课组评选的活动,邀请专家作评委,每个备课组都要参加,也将纳入团队考核。
8.教研纪律:强化备课组纪律,注意营造研究、学习氛围,不做活动无关的事情,校级领导、课程中心、教师中心在教研活动时都会参与,进行抽查考评。不随意缺席请假,请假要到课程中心,每次活动要点名。
采菱小学课程中心
2024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