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他山之石>>低段英语教学思考
 
低段英语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钱洁予

                                低段英语教学思考     

                                                                田湘军

第一、课堂语言Classroom English

    在低段教学的时候,由于孩子年龄小、英语几乎没有任何基础、理解沟通有困难,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会比较多的选择母语的使用,使用汉语组织进行教学活动。究其原因也许有下面几点:

   担心孩子们听不懂老师的指令,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担心孩子们听不懂之后,学习自信心受到影响和打击;

   担心孩子们听不懂之后,学习行为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教师自己不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教师自己虽然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缺乏其他办法帮助孩子们听懂老师的指令。


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听懂老师的英语呢?我们需要明确的是:

1、明白、理解老师的指令,信息的传递不一定需要靠有声的语言。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挥手表示再见,竖大拇指表示“你真棒”等等。

2、同时,我们即便使用语言,我们的语调、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语言交流的情景等等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理解。((intonation, facial expressions, posture, gesture, body language,etc.)

3、如果我们使用母语组织进行教学活动,the students will lose the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the real communicative environment, to lose the authentic input, and also t lose the opportunity to set up routines at the beginning.

4、教师课堂英语除了指令,还有很多其他的意义和作用。比如说控制课堂纪律、表扬好的行为、提问、提出教学任务、提供学习信息、讲故事、新知识呈现、举例说明、检察学生理解情况、给出反馈、布置作业等等。Not only give instrucitons, but also control discipline, praise good behaviors, ask questions, set up tasks, provide information, tell stories, explain things, demonstrate, provide examples, check understanding, give feedback and assign homework, etc.

   当我们明确了这些之后,我想我们在低段的英语课堂上应当十分重视英语的大量使用。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原则:Use English if possilbe and use Chinese when necessary.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时候使用汉语还是英语,基本的原则应该是:使用哪种语言更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的教和学。

   从我刚刚完成的这一节课来看,从一开始的课堂组织3-2-1的活动,从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从旧课的复习到新知识的呈现,我在尝试着用全英语进行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会想方设法、挖空心思运用简笔画、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方法进行辅助。从课堂效果和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这个目标。同时,在3-2-1环节上我尝试融入更多的语言输入,将它改为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等内容;在评价或者赞扬学生的时候,我尝试着运用多种语言形式来进行,如:Good, Very good. Great. Excellent. Wonderful. Fantastic. Well done等等。;在组织教学和环节过渡上也十分重视语言的输入。


第二、课堂管理 Dealing with discipline

   在我试教和刚刚上完的这节课中,我自己、我们每个听课老师应该都能感觉到课堂纪律的问题。尤其是当我试教的时候,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可以忽略我的存在,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他们可以想站起来就站起来,想走动就走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有这样一些方面。

Children are too young to sit for a long time

The contents are too difficult and some children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m.

The contents are too easy and some children know them already.

The teacher is talking too much, paying no attention to children.

The lesson is very boring and children feel tired.

The activities are too noisy and children are overexcited.

The teacher pays attention to only active pupils, and those ignored children want to do something to attract the teacher’s attention.

The children had just finished an exciting P.E. class and could not shift the mood into English class yet.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万事皆有因。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有原因的。结合自己试教的两节课,发现课堂纪律存在的问题,自己如何认真分析,调整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活动形式,有效改善课堂纪律情况,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给出具体事例说明。

1、 注意课堂教学时的教师走位。通过位置的不断变化调整,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不能一成不变的站在讲台上,受困于多媒体辅助教学。

2、 关注那些不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在合适的时候给与这些孩子一些关注,给与难度相对较低的问题,让孩子在参与中获得成功、获得快乐!

3、 加强课堂评价,多奖励多赞美,少批评少责备。

4、 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师生间的问候。早上好,下午好,怎样明确表达。

2. 自我介绍,组织同学们和老师对话。Hello, I’m Mr. Tian. Hello, I’m … 在进行这一活动的时候,不少同学不知道你的想法。导致你说:Hello, I’m Mr. Tian.孩子们会跟着说:Hello, I’m Mr. Tian.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学生桌面上的课本,拿过来看看一看,向这位同学示意:Oh, you are … 然后通过体态语言,绘声绘色地角色模拟,让孩子明白老师意思,有效地开展活动。


第三、习惯培养Good habit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还有一个国外的著名教育家说过这样的话,When we teach, we’d better Watch your thoughts;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 they become actions. Watch your actions; they become habits. Watch your habits; they become character. Watch your characte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由此可见,习惯的培养会影响人的一生。因为,习惯形成的同时,产生了相应的思维模式,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性格的形成产生连锁影响。

   一年级的孩子,告别幼儿园步入小学,一切对于他们都是新的。他们在幼儿园所形成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在小学将会得到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从语言的学习习惯来讲,听说读写四门技能都有它的习惯要求。

   苏州市崇道小学的李文兰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在李老师的一片关于学习习惯的论文中她是这样写的:英语的习得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聆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清、听懂了,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从儿童心理学我们知道,小学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到教师(录音)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的听,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安心静听,在英语教学上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吸引学生爱听、静听,并且看着教师的嘴听,这样发音才能到位,才能达到模仿效果。小学生听录音跟说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说,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重音、停顿等,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听清”,在教师示范时,让孩子们把手指放在嘴前,提醒自己不要急于开口,听老师示范三遍以后再模仿说;在播放录音前,教师可分步提出听的要求,使他们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例如,第一遍只要求Listen and point听到哪儿指到哪儿,第二遍要Listen and read,一边听一边小声跟读,第三遍要求read and follow the tape模仿跟读,这样孩子由浅入深,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重庆渝中区的刘小菁老师在教学中同样非常关注同学们课堂上“看听”方面的习惯培养。如当有学生被老师请上讲台表演的时候,刘老师会把这个教学环节想方设法融入到每一节课之中去,而且,把这一环节当作“拍电影”的过程。老师是导演,上台表演或者回答问题的是演员,而其他的学生就是摄制组全体工作人员。“导演”会说:Are you ready? Let’s check. Super ears? Super eyes? Action.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孩子们慢慢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们关注对方的发言,尊重对方的表演,注意看,注意听。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又比如说书写的习惯。有的老师认为一年的同学还没有要求书写,于是我们可以把这一任务推后进行。但我们也注意到有的老师即便是在教学一年级的时候也在尝试着渗透书写的训练。当然他训练的或者说关注的不是具体的笔画顺序,而是字母的基本结构。具体来讲就是字母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让孩子在还没有学书写之前先让字母的格式再孩子头脑中打下一个基础,为今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四、活动设计Teaching activity

    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于是就容易出现课堂散漫的状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开展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活动。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推荐两个国外的网站。在这两个网站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实用的活动形式。

        http://{域名已经过期} 

        http://{域名已经过期}

 

    各位老师,当我们看到这些资源的时候,我想并不一定我们每一样都去尝试,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合理选择。同时这些资源也能够给与我们很多的启发,激发我们自己的灵感。

    老师们,我们时常会在听完一个老师的课之后给出这样的评价:这个老师水平真高!这个老师课上得真好!这个老师上课真有水平!这个老师的课堂教学真是艺术!这个老师真的很富有人格魅力!我想说的是:如果老师没有对孩子、对学生的真正的爱,没有对孩子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和认知发展的真正关注,没有对教材--教学内容、没有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真正执著、真正痴迷、没有经过冥思苦想、反复推敲、大胆实践,又怎么会有一节成功的课、又怎么会有什么课堂教学艺术、又怎么会有教师的什么人格魅力呢?

   如果我们希望把学生教好,如果我们希望把工作做好,如果我们希望快乐地幸福地工作,那就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将我们全部的爱奉献出来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幸福快乐的工作!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努力。谢谢大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湖塘广电东路13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